“京六”燃油标准应成为一种“国标”(图)

2016-11-01 15:50 东方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京六”燃油标准应成为一种“国标”(图)

记者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北京市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第六阶段车用燃油标准。预计使用第六阶段油品后,在用汽油车颗粒物排放降幅达10%。北京市工商部门将依据相关法规及新标准加大对流通领域成品油商品质量抽查检测频次,加强车用燃油质量监管。(10月31日中国新闻网)

国内油品普遍质量差,这是不争的事实。此前,原中石化老总傅成玉谈油品质量差时表示,国家有标准,但是各省级政府可以自己选择使用哪种标准的油,这就导致了几种不同标准的油在全国同时存在,有的人希望油价便宜,因此选择使用更低标准的油,所以当地的油品质量就没法提上去。如此语境下,自217年开始,北京将实施“京六”地方油品标准,率先进入新的油品时代,具有标本意义。

201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曹湘洪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国五标准以前,国四以下的油品里都有锰剂添加。据介绍,锰剂可以让炼油企业用较廉价的手段实现汽油标号的提高,炼油企业一吨的加剂成本为30元,但标号提高后每吨能多卖100多元。可见,消费者花了较高的价格,并没有使用到质量也较高的油品。油企给油品添加锰剂,说轻点违背了诚信经营的原则,说重点是见利忘义。

众所周知,汽车尾气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油品质量越差,尾气排放污染越大。特别是,加入锰剂的油品会排放氧化锰,氧化锰是颗粒污染物,对大气环境是有害的,人长时间接触锰剂,对健康也是有影响的。为此,我国在2013年底推出的油品国五标准中,明确规定,不许人为加入锰剂。问题是,目前各地在执行油品标标是各自为政、乱象丛生,导致添加锰剂“禁令”形同虚设。比如,国家及北京都在研究国六、京六标准,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城市陆续都提前执行国五标准,而全国其他省市依旧使用国四、甚至是国三以下的油品,这也给油企添加锰剂,留下了操作空间。

因此,“京六”燃油标准,应成为一种“国标”。当务之急,是淘汰国四、国三等低标准,全国统一暂时执行油品国五标准,使添加锰剂“禁令”能够真正落地。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添加锰剂的油企,实施重罚。特别是,对油品进一步提质升级,与北京同步,在2017年统一执行京六标准,使其成为“国标”,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才是治本之策。政府可以考虑对油品减少税收,让利于炼油企业,支持企业大刀阔斧地进行技改,不断提高油品质量。这样,也避免了油企一门心思靠涨价或添加锰剂化解成本,将环保责任转嫁给消费者。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