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0月31日),受社会广泛关注的民法总则草案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监护制度,明确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完善了法人制度,强化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定了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诉讼时效起算的特别规则。
首次明确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草案二审稿首次明确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出售个人信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轶指出,全世界已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草案二审稿确立了保护自然人个人信息的一般规则,为未来制定单行法或通过其他方式进一步细化提供依据。
父母才能恢复孩子监护人资格
在草案一审稿申请撤销监护资格、条件等具体规定的基础上,草案二审稿进一步明确,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新监护人。一审稿提出原监护人确有悔改可恢复监护人资格,二审稿进一步限定为,原监护人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才能申请恢复,且恢复监护人资格要尊重被监护人的意愿。
防止法人逃债 “刺破公司面纱”
草案二审稿规定: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损害法人债权人的利益。法人的出资人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法人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法人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孟强指出,二审稿条款是公司法中“刺破公司面纱”制度在民法总则中的体现。
幼年遭性侵诉讼时效自18岁起算
草案二审稿中,在诉讼时效一章中增加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草案一审稿规定,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最低年龄为6周岁。用通俗的说法就是“孩子6岁去打酱油,才有法律保障”。有的则建议将其规定改为“8周岁”。
“我法律委员会经过反复研究,建议对草案的规定暂不作修改。”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适时说。看来,对于“究竟几岁的孩子能打酱油”这个问题,还得让讨论“再飞一会儿”。成都商报记者 周茂梅 综合新华社报道
同步播报
红十字会法修订草案 器官捐献列入红十字会职责
红十字会法修订草案昨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修订草案在红十字会的职责中增加规定:“开展造血干细胞、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的相关工作。”
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草案
创业创新政策主要支持小微企业
昨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修订草案明确提出微型企业的概念。同时明确专项资金安排、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使用、融资支持、创业创新支持、社会服务等政策的实施对象主要是小型微型企业。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赵倩 北京报道
增值税央地五五分
中央增收1780亿全部返地方
财政部副部长刘昆昨日表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增值税收入中央与地方划分比例由此前75:25变成50:50,预计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1780亿元,全部用于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不会变。受国务院委托,刘昆昨日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作了关于提请审议2016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的说明。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