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利性民办学校出局义务教育 民办教育投资热潮将遇冷?

2016-11-01 08:43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10月31日,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提请三审。草案新增规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虽然目前三审尚未正式通过,但已经掀起轩然大波。目前民办学校正迎来发展风口,若草案通过,未来民办学校盈利或将出局义务教育领域。

出局

昨日,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已经提交给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进行三审。草案新增加规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此前二审草案曾规定:“民办学校可以自主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法人。”在此基础上,三审草案进一步明确了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权责,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挡在营利范畴之外。

虽然对于民办学校性质分类之争由来已久,但业内普遍认可的分类方法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依照公司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分配。而在三审草案中明确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但是,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也就是说,未来民营学校只能在营利性和从事义务教育中二选一。

“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的特点,是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县区级人民政府必须‘兜底’保障的教育。从法律层面讲,它既是权利,更是各级政府以及适龄少年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应尽的义务。”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封留才表示。

此外,三审草案还针对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土地优惠政策进行了细化。草案规定:“新建、扩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与公办学校同等原则,以划拨等方式给予用地优惠。新建、扩建营利性民办学校,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供给土地。”这也就意味着,营利性民办学校将无法获得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同样的土地优惠。

目前三审草案尚未通过,但相关法案的修改进程已历经了近两年的时间。

对于这一立法草案出台的意义,有业内人士称,如果义务教育也可以营利性办学,会有更多“贵族学校”涌现,不仅体现不出义务教育的公益性,且无法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当下已经出现迹象,不少公办学校的优秀师资纷纷流向工资福利高的营利性民办学校,或在民办学校挂职或兼职,严重影响公办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

遇冷

针对此次三审草案,北京商报记者也询问了部分国际学校负责人。但多位负责人均谨慎表态,目前草案尚未通过,不便回应。更有业内人士称,在民办教育投资热潮下,这一草案可谓给行业泼上一盆冷水,所以不少营利性民营学校都因事件敏感不愿多说。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民办教育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民办教育市场规模达8600亿元,2016年将达到9200亿元以上,预计至2020年将达1.6万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3%。国内民办教育市场巨大,自2015年初政策开始松绑,国内资本市场的教育投资热潮也走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民办学校的上市公司包括紫光学大、枫叶教育、成实外教育、海亮教育、新东方、勤上光电、中泰桥梁、万科、碧桂园等,拟上市的公司包括睿见教育、宇华教育等。

纯民办学校主要的利润来源多为学费,以港股上市公司枫叶教育为例,据枫叶教育发布的2016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2月29日止6个月,学费仍为主要的收益来源,占收益总额超过88%,毛利率47.1%,每名学生平均学费为1.98万元。截至报告期末,枫叶教育在全国共拥有46所学校,其中包括8所高中、12所初中、11所小学、13所幼儿园和2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约90%为来自国内中产阶层家庭的本地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留学低龄化大潮来到,国际学校成为了近年来民办学校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势力,上述企业中,投资或开办国际学校的企业居多。

据最新行业报告,目前国内的国际学校主要分为三类,一为外籍子女学校,二为民办国际学校,三为公立学校国际班。截至2015年,国内民办国际学校约为256所。而从国际学校开设的年龄段来看,其中开设初中阶段的学校最多,占比79%,其次为高中和小学。有分析指出,至2017年,中国国际学校招收学生人数将达到24.46万人,年复合增速达11.3%。

两难

在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出,愿意选择民营学校的学生数量持续增多。截至2015年,民办普通小学共计5859所,比上年增加178所;招生124.36万人,比上年增加9.55万人;在校生713.82万人,比上年增加39.68万人。民办普通初中共计4876所,比上年增加132所;招生170.73万人,比上年增加2.99万人;在校生502.93万人,比上年增加15.92万人。若草案通过,大批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甚至陷入转换身份还是放弃业务的两难抉择中。

在北上广等城市,民办国际学校更是遍地开花。就北京的国际学校来看,包括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北京鼎石学校在内的不少国际学校都开设了小学和初中课程。此前曾有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保持正常运营,根据办学成本调整学费标准是国际惯例。但就北京市国际学校初中和小学的收费来看,价格仍然在几万乃至几十万元不等。

“如果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那么其实是没有选择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义务教育阶段要求非营利性,如果民办学校要赚钱,就只能在非义务教育领域,比如幼儿园、高中乃至高等教育。”另一方面针对民办教育投资前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预测:“民办教育领域投资会受到一定冲击。”

北京商报记者肖玮郑艺佳/文宋媛媛/制图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