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老年痴呆的患者已经超过1000万,居世界首位。最近,一场有关老年痴呆及相关认知障碍的前沿学术进展高峰论坛在杭举办,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新观点呢?
患者普遍难以坚持用药
本次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陈炜曾接诊过一名患者,是名教授。
患者发病时才66岁。有一次,他想在工作之余玩一下接龙游戏,放松放松,但发现怎么也接不好。第二天,他继续尝试,一直试到第九天,游戏都玩不成功。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游戏,教授的妻子看到后,就带他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老年痴呆症。
教授严格按照陈炜的医嘱服药,直到第8年才出现沟通障碍,到第10年出现大小便失禁,比普通患者延迟了好几年。
“老年痴呆症像坐滑梯,一滑下来就退不回去了,但我们能想办法让他滑行得更慢,甚至暂停。”陈炜说,由于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不像其他药一样,用上去就能见效,所以患者普遍难以坚持用药。有调查称,用药时间平均坚持不到4个月。
运动和记忆力训练能预防痴呆
于欣介绍,大脑里有8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很“挑食”,只吃葡萄糖,但葡萄糖的输送要靠血管。所以,如果脑血管这条“供给通道”不给力,神经元就会受损,就会影响我们的记忆、认识等功能。
睡眠和老年痴呆也相关。晚上很迟睡觉,甚至熬夜,会导致“垃圾”增多。而中午睡一觉,能将短期记忆力提高76%以上,帮助清除大脑里的“垃圾”。
“老年痴呆症有七大风险因素,分别是中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抑郁症,以及吸烟、锻炼少和低教育水平。”于欣说,香港曾做过一项研究,让老年人一起打太极拳,打的时候需要手、眼、脑并用。研究证实,确实有预防老年痴呆发生的作用,“运动和记忆力训练,是目前公认能预防痴呆发生的方式。”
老年痴呆的发生率和年龄直接相关,于欣建议,老年人的常规体检中增设老年痴呆筛查项目,测试并不复杂,例如让体检者画一个表盘(画出每个时刻),“至少75岁以上人群,要做一个相关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