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VR的火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VR,而因为VR这种可以在虚拟中体验现实的特性,也让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开始出现了VR的身影。记者了解到,VR在我省主要集中在游戏行业,房地产、旅游业也开始“试水”。但实际上,VR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距离,其现实运用价值远远没有得到体现,用业内人士的话说:VR被过度消费的同时也在被浪费,目前的运用大多停留在概念炒作上“搞点意思乐一乐”。
“用VR搞点新意思而已”
“人在家中,但戴上VR眼镜后,却仿佛身处迪拜,哈利法塔就在我脚下,我能俯瞰整个城市。”这大概是对VR旅游最简单明了的概括。日前,省旅行社协会举行VR+海南旅游应用技术推广发布会,我省将试水旅游目的地“VR+旅游”营销方式。目前,国内的桂林、黄山以及澳大利亚等热门旅游目的地,已经通过引入VR技术、制作VR影像、开设体验馆等,开展“VR+旅游”营销项目。VR时代的到来可从某种程度上解决部分旅游信息不对称问题,游客不仅能足不出户就看到景区的各个细节,还能看到不对外开放或不定期开放的非对称资源,无论是筛选旅游目的地,还是体验惊险刺激的旅游景观,VR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除了旅游业雄心勃勃地打算“试水” VR技术,现在VR在海口用得最火的就是游戏领域。“你是否喜欢做梦,想着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仿佛飘在另一个世界,一切感觉那么虚幻,又那么真实。现在,VR虚拟现实让白日梦成为了现实,你要相信,这是目前唯一让你能醒着做梦的方式。”海口国贸一家VR虚拟现实主题体验馆通过这样的广告在网上聚集了大批年轻人,很多人前往体验。记者看到,体验的内容包括“音盾”:选一首你喜欢的歌曲,在VR的世界里用一副你喜欢的音盾来击挡节奏泡泡;“深海”:置身海底,放空自己;“全息射箭”:化身神射手到武士馆砸场子;重返月球:时长40分钟的登月体验,实现宇航迷的梦想。此外还有太空海盗、手术模拟、全息网球,赛车计划等。
而在望海广场一家VR体验馆里,共有三台机子供市民体验。负责人赵先生介绍,VR体验对大多数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很多年轻的父母会带着孩子一道来体验。“一共在海口开了两家店,截至目前,不至于亏本,我还是充满信心的,毕竟这是一种新生事物,抢得先机才能抢占市场。”
此外,为了招徕人气,一些地产商在开盘等节点,也推出VR体验看房,给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相对于实实在在的楼盘和样板间,消费者在房屋这种大宗消费品上还是选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借助VR的噱头搞点新意思,让消费者兴奋一下,但谁能说得清虚拟房子跟现实的房子距离有多远?”从哈尔滨来海口买房的李先生表示。
“处于野蛮爆发期”
“VR被廉价化了,市场一开始就被搞乱了,现在处于野蛮爆发期。”海南中相新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广胜介绍,我们常说的VR分两类,一种是硬件,包括虚拟式头戴式设备(简称VR头套)、盒子眼镜、显示设备等,一种是指VR的内容拍摄、软件程序等,这两块相辅相成。“目前VR头套价格相对较高,而盒子眼镜市面上较多,价格和质量良莠不齐,多配合手机使用,想要购得一副VR的硬件设备十分简单,消费者在市场和各大电商平台上都能以几十元或几百元的价格买到国产VR眼镜。”
一般情况下,玩家只需通过手机扫二维码进入软件,下载相应App,根据菜单安装3D视频播放器和游戏。随后,打开VR眼镜,将手机放置当中,调整好方向即可使用。该类型VR眼镜无论在工艺还是价格上,门槛都较低,因此亦成为国内不少电子厂商“山寨”的对象。
海口市民周小姐曾花了200多元在网上购得一副VR眼镜,仅体验了两次后,她便决定以超低价格将其转手,“收到的那一刻还挺兴奋的,与手机连接可以体验另一种观影模式。但仔细想来,它的实用性也不高,做工也并不精良,新鲜劲儿一过,眼镜就被遗忘了。”
不少消费者与周小姐有类似的感触,现在VR概念被炒得很热,就连不少公司也在卖VR的噱头,让消费者戴上VR眼镜观景、看房等,目的就是为了让活动现场“有点儿意思”。
“一般情况下,与知名品牌旗下的VR眼镜乃至上千元的VR头套相比,这些VR眼镜做工相对粗糙,虽多为山寨产品,但也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赵广胜说,这种情况属于其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就像手机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一样,任何一种电子科技产品的出现都将经历山寨产品和正版博弈的过程。”
也有业界人士担忧,平价的山寨产品会对整个行业带来伤害——国内多数生产VR硬件的企业没有核心技术,从内到外都是别人帮忙做。
看到近一两年被炒得火热的VR技术,赵广胜及不少涉足虚拟技术的行内人士认为,VR技术本身的发展时间已经很长了,不管VR技术多么高深,都需要硬件产品的展示。“近期VR的火热得益于硬件技术的普及,也正是由于VR眼镜这一硬件从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跌落到了几十块钱,门槛的降低使得其成为热点,成为消费者好奇、公司推广应用的新宠。”
“爆发的产品,质量往往良莠不齐。VR之所以被当作噱头,大家蜂拥而上,也是因为很多人还没有找到VR真正适用的用途。”赵广胜认为,在VR发展过程中,我们没必谴责“被用到烂大街的VR噱头”,这也是该行业摸索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经过市场的淘汰,粗制滥造的产品和应用就会被淘汰。
“被扭曲和被浪费并存”
目前在海口市场,商家投身VR行业绝大部分都从游戏上入手。而从游戏上体验“虚拟实景”也是来得最直接的,国外游戏大厂例如微软、索尼等从去年开始着力研发虚拟实景游戏,而硬件厂商Oculus更与微软进行了深度的合作关系,谋求硬件的进一步普及。但是,据业内人士介绍,对于一些平价的国产VR眼镜来说,它们更多是利用成人化娱乐来拉动销量。在电商平台销售的多款VR眼镜,配图都具有很强的暗示性,都声称搭配资源,如影片、游戏,而这些资源就是“成人资源”,配以“各种羞羞资源,你懂得”的促销暗示。
业界人士坦言,从前数据显示,VR领域的两大增长点一是游戏,另一个就是成人化内容。甚至不少国外媒体认为,成人娱乐业,才是VR产业长久发展的立身之本。
赵广胜说,适用的VR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世界的新方式,除了市面上很火的VR游戏,VR+旅游、VR+教育、VR+医疗也正逐步被挖掘。“通过VR+教育,学生可以体验植物、矿物的全景式科普,通过VR+医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交互式VR做模拟手术等等。”赵广胜认为,新领域的开发应用指日可待,而这需要消费者理性认知,业内人士更多开发VR的适用领域并加以推广,媒体的适当宣传,共同为VR的发展铺设良好环境。
“如果VR这样的高深技术只在游戏领域风生水起,那是对技术的浪费,充分发挥VR的沉浸感体验,用于医疗、教育等行业,才能实现新技术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