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同公安部、质检总局、中央网信办、人民银行等七家部委邀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糯米、滴滴出行等八家互联网公司签署《反“炒信”信息共享协议书》(下称“协议书”)。协议书显示,今后在政府牵头下,各互联网企业将派出代表,组建反“炒信”行动联盟,通过共享反“炒信”信息,打击网络炒信行为。
在协议书的框架下,将建立共享“炒信”黑名单制度。“炒信”黑名单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为“炒信”行为提供账户服务、数据服务、技术服务、物流服务、资金服务、信息服务的单位、个人、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等内容,而对于涉嫌违法违规的“炒信”黑名单,会被推送给企业、执法部门等单位,对“炒信”主体的刷单组织者进行联合惩戒。
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副司长李聚合表示,“炒信”已形成灰色产业链,已经威胁到新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当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今年9月,浙江省查获了4家刷单平台,涉及淘宝、天猫、京东、蘑菇街等电商平台,涉案金额累计高达1.2亿元,涉案商家1.86万家,涉案刷手6.36万。同月,河南工商管理局查获一刷单团伙,两年多虚构交易笔数500万笔,总流水金额超17亿元。
刷单产业链不止牵涉一个平台。据阿里巴巴副总裁王明强介绍,淘宝在对刷单产业的打击中发现,炒信黑灰产业链其实是分散在整个互联网。刷手的招募是在淘宝网系之外的社交软件平台微信、QQ、QT、YY上进行,而刷单平台的广告也遍布各个搜索平台。
“因此只有跨企业、平台,协同打击刷单、炒信,才能斩断刷单黑灰产业链。”王明强表示。
对于刷单的组织者,目前大多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1万元至20万元的行政处罚,违法成本较低。协议书签署后,还将有望对“炒信”者限制设立新账户,限制发布商品及服务,降低信用等级,限制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限制网络广告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