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止损一个被骗6000元 差别就在于有没有多问一句

2016-10-25 09:34 钱江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个成功止损,一个被骗6000元差别就在于有没有多问一句

微信上,徐磊和被骗学生交流

小丁是下沙一所高校的学生,戴女士是东方社区居民,最近他俩都接到了骗子打来的电话。

不过,结果却不相同,一个及时止损,一个被骗6000元。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只是因为小丁多问了一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接到谁打来的电话,只要最后涉及到钱,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的身份。确实分辨不清楚的,可以拨打110咨询,避免上当受骗。

医保卡遭强制停用

微信向民警咨询识破骗局

10月19日上午,白杨派出所民警徐磊,在微信上收到了小丁的添加好友申请,说是有一个重大问题,想向徐磊咨询。

微信里,小丁说他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称他的医保卡被强制停用了。“说我前几天在上海一家医院又办了张医保卡,涉嫌违法,还让我赔偿13600元。”

没等小丁话说完,徐磊就果断告诉他,对方是骗子,千万不要相信,更不能给对方转钱。但由于对方能够准确地报出小丁的身份信息,小丁心里还是有些拿不准。

为了消除小丁的疑虑,防止他被骗,徐磊耐心地和他交谈起来,一步一步揭露骗子的手段,并给他推送了类似的诈骗案例。最终,小丁意识到这位所谓的工作人员就是骗子,成功止损一万多元。

“大学生们社会经验不足,骗子又这么狡猾,很容易上当受骗。”徐磊说,为了提高辖区大学生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自9月份开学以来,白杨派出所精选民警组成阳光宣讲团,以高教社区民警为主,搭配治安、刑侦、综合等青年民警,迅速开展14所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

在课上,徐磊除了给大家讲解电信防范知识,还建立了一个大学生安全微信群,把在场300余名大学生都拉到群里。“不能说上过课就算了,有了群之后也可以持续地在群里发布一些防范知识。”而小丁正是通过这个微信群,联系上徐磊。

事后,徐磊还把小丁的遭遇作为案例,发布到微信群里,并结合近期发生的案例,向学生们讲解防骗知识。“这些例子都真实发生在了学生们的身边,感受也会更深一点,这样下次遇到就不会被骗了。”

徐磊说,接下来白杨所将继续推进“阳光宣讲团进校园”活动,确保防通讯网络诈骗教育传达给每一位师生,树起坚固的“防火墙”。

“领导”打电话让帮忙汇款

转了2次钱才想起向领导确认

“小戴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前两天,戴女士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和蔼又不失威严的语气,让她楞了下,顺嘴问道:“您是?”

“我是你领导啊!你怎么回事,听不出来我声音吗!”戴女士突然想起,单位里一个领导好像就是这种腔调,于是赶紧说:“是主任吗?不好意思,您找我有事吗?”

没想到,“领导”一张口就是问她借钱。“我在开会走不开,你帮我在网上汇点钱,等到了单位我拿现金还你。”

“领导”催得比较急,戴女士也就没多问,便通过支付宝先后两次给对方汇去了6000元钱。直到第三次对方再次要求她汇款时,戴女士才察觉出一丝不对劲。

在怀疑中,戴女士来到单位找领导确认,结果得知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而此时,这位假冒的“领导”还谎称在开会,让戴女士继续汇款。

发觉被骗后,戴女士立即打电话报了警。

民警提醒市民,在此类案件中,很多受害人本着不想得罪领导的心态,不敢追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比如对方自称某某领导,而该领导在12楼办公,就可以故意问他,是去你10楼的办公室吗?如果对方说是,那么八成就是骗子。”民警说,诸如此类的方式还有很多,关键是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汇款。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杨渐 胡师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