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正式发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以下简称为新版血脂指南)。“新版血脂指南”明确指出,降脂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要降低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血管事件(ASCVD)事件,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
据了解,“新版血脂指南”包括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心血管总体风险评估、调脂治疗的目标和特殊人群调脂治疗四个方面共十七个核心问题,明确指出血脂异常将导致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血管事件(ASCVD)风险的增加,降脂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要降低ASCVD事件,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
“新版血脂指南”同时也明确指出:“近20 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一致显示,他汀类药物在ASCVD 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和缺血性卒中等)危险, 他汀类已经成为防治这类疾病的最重要的药物。所以,为了调脂达标,临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I 类推荐,A 级证据)。”
他汀类药物在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地位得到肯定。“新版血脂指南”明确提出了所有的ASCVD患者均属极高危人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润霖教授在发布会上指出,对于他汀的使用,患者要遵照医嘱,不要随意停药,他汀长期使用是安全的 。
据悉,“新版血脂指南”在2007版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国内外血脂管理最新进展,在专家组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临床指南制订的标准流程进行的修订。
“新版血脂指南”较2007年版,明确提出了所有的ASCVD患者均属极高危人群。ASCVD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
“新版血脂指南”还明确提出, “调整治疗需要设定目标值,极高危者LDL-C<1.8mmol/L, 高危者LDL-C<2.6mmol/L, 中危和低危患者LDL-C<3.4mmol/L.”,新版血脂指南同时也指出,“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 LDL-C至少降低50%, 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