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食堂的小笼包铝超标

2016-10-21 14:30 大洋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图片广州大学食堂的小笼包 铝超标

昨日,广东省食药监局通报2013年餐饮服务单位面点食品铝残留专项监督抽检情况,660批次面点样品中,铝残留不合格168批次,广州大学食堂、知名餐饮企业宴江南所售包点均上“黑榜”。

共抽检餐饮服务单位262家

据悉,2014年5月1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粮食局5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从2014年7月1日起,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针对餐饮服务环节面点制品中铝残留量超标突出的问题,2014年初,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了餐饮服务环节面点铝残留超标治理专项整治行动。

据省食药监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抽检涵盖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和顺德区,每个地区30批次样品,共抽检样品660批次,涉及馒头包点、油炸食品和烘焙食品等各类面点制品,涵盖大中型餐饮单位、集体食堂、早餐店、小吃店等各个类型的餐饮服务单位,共262家。结果显示,660批次面点样品中,铝残留不合格168批次。

值得注意的是,不合格名单中,广州大学主食堂兰苑餐厅生产的小笼包、位于天河城的广东宴江南餐饮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煎包均检出铝残留超标。

铝残留超标或致神经慢性中毒

据省食药监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检查中发现,馒头包点类铝残留超标较为严重,有138批次馒头包点检出铝超标;油炸食品次之,烘焙食品的合格率最高。据分析,三类食品合格率的差异与各类食品的制作工艺以及所执行的标准不同有关,如面包制作过程中一般使用酵母发酵,较少使用泡打粉;油炸面制品允许使用适量含铝膨松剂,要求成品中铝残留量每千克不多于100毫克即符合标准要求。而在新实施的标准中,馒头包点类小麦粉制品禁止使用含铝膨松剂。

该负责人表示,本次检出铝含量残留最高达每千克1233.9毫克,按此暴露量初步估算,体重60公斤的人平均每周从食物摄入铝的分量达到每公斤体重6.59毫克,相当于国际专家委员会最新修订的暂定每周可容忍摄入量(每公斤体重2毫克)的3倍多,长期食用此类高铝食品,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的机会大。铝残留超标或引起神经性慢性中毒。

省食药监表示,将依法严厉查处加工经营不合格食品的餐饮服务单位。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已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对涉嫌提供不合格产品的餐饮单位进行立案调查,按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从严处罚。

责任编辑:宗晓丽(QF0010)  作者:郭苏莹 粤食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