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汽车产业相关数据表现较好。而工信部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汽车销量为256.4万辆,环比增长23.5%,同比增长26.1%,高于上年同期24.1个百分点。
分析指出,9月车市高速增长,一方面是去年同期产销基数较低,加上整体消费市场回暖;另一方面,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购置税减半政策年底将到期,导致部分刚性需求提前购车。
拉动全球汽车销量增长
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3.1万辆和256.4万辆,环比增长26.8%和23.5%,同比增长32.8%和26.1%,高于上年同期38.5和24.1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3.2万辆和2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8%和28.9%,高于汽车总体增速4.0和2.8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9.9万辆和29.6万辆,比上月分别增长11.7%和7.3%,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3%和8.1%。
而前9月,我国汽车产销1942.2万辆和1936.0万辆,同比增长13.3%和13.2%,增幅分别比1-8月提升2.4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
9月份中国汽车市场的火爆,也直接拉动了全球汽车销量的表现。据摩根大通报告,9月全球汽车销量受益于中国市场的强势表现,环比继续上涨3.5%,季节性调整年化销售升至7800万辆的历史最高水平。在此基础下,三季度全球汽车销量同比增幅达16.2%。
更为关键的是,自6月以来,全球汽车销量增长的440万辆,中国贡献了370万辆,占比高达84%。
那么,在9月我国汽车销量数据中,究竟有哪些看点?
市场人士指出,最大的亮点便是中国品牌延续着之前的强势表现,市场份额再度增长。数据显示,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7.5万辆,同比增长39.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0%,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品牌SUV销售51.4万辆,同比增长74.5%,占SUV销售总量的58.5%,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高6.8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售19.8万辆,同比增长38.9%,占MPV销售总量的89.3%,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
此外,由于受到“骗补”事件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虽然维持着增长态势,但增速已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数据显示,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4.3万辆,销售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7%和43.8%。
“翘尾”因素推动市场火爆
然而,为何9月车市会如此高速增长?
分析指出,主要是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年底到期,导致出现翘尾现象,部分消费者提前购车。
数据显示,9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63.4万辆,比同期增长42.2%,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13.3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2.1%。
而前9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203.5万辆,比同期增长22.1%,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1.8%,比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去年由于宏观经济影响,车市处于低位徘徊,导致了基数较低,也推动了市场增幅较大。据悉,去年9月我国汽车产销仅为189.43万辆和202.48万辆,与2014年同期相比,产量下降5.6%,销量则增长2.1%。
■连线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
乘用车对制造业稳增长贡献大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受政策与需求的拉动,车市的增长还是会延续一段时间。
数据显示,10月前两周,国内乘用车零售平均达到日均5.25万辆,增速达到28%,再度超过市场预期。
崔东树表示,小排量购置税减半政策效力最大的时候是即将退出之时,随着年底大限将至,市场势必出现“翘尾”现象,会持续向市场释放充足的购买力,预计第四季度车市增速仍达到10%以上。
崔东树分析指出,可以说,乘用车市场的产业链长、税收拉动效果突出,为制造业稳增长做出巨大贡献。南方日报记者 郭小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