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八条”出台后,深圳楼价的变动挑动了买房者敏感的神经。广州日报记者轩慧摄
10月4日“深八条”一出,深圳楼市立刻降温,二手市场也不例外。最近,记者的朋友圈被各种笋盘信息刷屏,如蛇口半岛城邦一套豪宅报价下调近300万元,然而,记者调查后发现其疑似假房源。在许多二手业主纷纷选择下调报价的同时,在许多中介朋友圈,各种笋盘信息也多了起来。各种降价信息,让许多买家看起来有点乱花眼,今日,本报记者就来为你擦亮眼,细数一下最近二手市场一些不得不知的真相。
【传言1】
七成二手业主下调报价?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日前公布了上周周报研究数据,“最高下调22%”、“ 七成业主下调报价”等一时成为许多网媒的头条。
记者了解到,中原周报的原文主要内容是:从上周(10.3~10.9)业主报价的房源占比来看,七成二手业主下调房源价格。其中下调幅度在-5%~-1%区间段的房源占比较上周增加8%,达到43%;房价下调幅度在-10%~-5%区间段的房源占比较上周增加近5%,达到20%。从各区的价格调整情况来看,本周七区价格均向下调整,且调整幅度相比近期变动剧烈,盐田区下调幅度达到近3%,宝安、龙华下调达到1.8%,罗湖、龙岗近1%,而福田和南山下调幅度相对较缓和。
【真相1】
七成业主“死扛”报价
记者了解到,中原周报数据都来自中原成交系统内盘源数据。虽然周报报表上显示有7成二手业主下调房源价格,但还是有26.2%的业主选择上调报价,15.71%的业主涨价幅度1%~5%;如果再加上报价在-1%~1%之间的业主占比是6.15%,也就是说,报价在-5%~5%之间的业主数量达到近七成。
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5%以内的松动,在现在这样的买方市场,买家稍微谈谈也能砍下来,可以理解为二手业主在“死扛”报价,卖家信心在下降。市场真实行情,最终还得看成交价。
“最高下调22%”也是不少媒体打出的标题,但事实上,中原公开的80个余样本楼盘降价超过10%的套数案例中,仅有2个楼盘案例降幅超过22%,分别是龙岗桂芳园一套62平方米的户型和全盛御景湾的一套89平方米的户型。根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周报,下调幅度在10%~20%的业主仅有4.65%。可是,涨价幅度在10%~20%的业主也有4%。
【传言2】
豪宅挂牌降价300万?
日前,半岛城邦二期一套159平方米的双拼户型,挂牌价格930万元,要知道,类似房源新政前挂牌价格起码在1200万元以上,也就是说,挂牌价降价近300万元,真可谓是超级大笋盘,该房源信息立刻引起不少地产业内的刷屏。果真是该业主急着出国很缺钱吗?
【真相2】
假盘OR公司产权
就在记者求证该房源真假的同时,有自称蛇口的中介曝料,该房源为公司产权性质,存在高额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税费成本超过300万元。
阿超是南山片区某大型中介一名资深中介,其告诉记者,该房源还有可能是假盘,他咨询了很多蛇口同行,都没有找到该房源。
【传言3】
朋友圈“笋盘”多?
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最近朋友圈流行的假笋盘不少。“小区,城投七里香榭,110平方米,4房两厅两卫,唯一住宅,仅售520万元,低于市场价150万元。”这是记者日前在朋友圈看到的一个房源信息,经过核实,最终确认为假房源。
【真相3】
“笋盘”“暴跌”这样来的
“客户在A中介朋友圈看到该笋盘,问A,A说联系业主,然后A马上问B,B说不知道,看C朋友圈转发的,A问C,C说不知道,从D朋友圈转发的,A又问D,D说是从F中介朋友圈转发的……”深圳一名中介人士这样介绍行业内幕,就这样情况下,深圳房价在“朋友圈暴跌了。”
记者观察
买二手房不能偷懒 一定要实地多踩盘
随着最近市场开始降温,市场笋盘消息很多,让不少买家感觉诱惑很大。本报记者给买家的建议是,买二手不能偷懒,不能光在网上浏览信息,网上假信息太多,只能自己亲身到中介门店多咨询,去实地多踩盘。一个小区的房源踩盘多了,你也就有大概了解了。然后,进入下定成交之前,一定要中介将税费成本、中介成本、产权信息等核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