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琦轩内画“走近烟壶艺术 品味传统文化”

2016-10-09 14:22 中国经济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翠琦轩内画“走近烟壶艺术 品味传统文化”

活动主题:

鼻烟壶历史源流及内画工艺介绍;

精品内画鼻烟壶鉴赏;

内画艺术品、工艺品优惠销售。

活动时间:

2016.10.8-2016.10.31(工作日,其它时间需提前联系)

活动地点:

北京市石景山区政达路2号CRD银座B703

活动主要内容:

鼻烟壶凝聚了我国所有艺术门类工匠的智慧和热情,是中国工艺美术繁荣昌盛的缩影。内画鼻烟壶更被誉为“不可思议、鬼斧神工”的艺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翠琦轩“走进烟壶艺术,品味传统文化”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将通过观看《鼻烟壶历史源流》及《内画鼻烟壶工艺流程》视频介绍,现场鉴赏精品内画鼻烟壶,了解鼻烟壶发展历史及现状,品味传统文化,将大家带入内画鼻烟壶的艺术世界。

鼻烟壶文化

鼻烟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独特的艺术品,早在明末清初鼻烟开始从西方传入中国,随后鼻烟盒也逐渐东方化,后来便产生了鼻烟壶,清朝在鼻烟壶这个门类上,调动了几乎所有中国工艺美术业者,用各种可用的材料和技法制作鼻烟壶。到了清代嘉庆年间,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在鼻烟壶内作画,这就是鬼斧神工的内画鼻烟壶。

我们今天拿起鼻烟壶的时候,可以想象,历史上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生活中的情趣,它小巧玲珑,美轮美奂。鼻烟壶凝聚了我国所有艺术门类工匠的智慧和热情,是中国工艺美术繁荣昌盛的缩影,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

从古到今,鼻烟壶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初的料器烟壶、玉石烟壶、金属烟壶、陶瓷烟壶、有机物鼻烟壶到内画烟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内画鼻烟壶也从单一的古体造型发展成了多种造型的内画产品,例如内画水晶球、内画花瓶、内画屏风等内画新产品。

内画鼻烟壶以玻璃、水晶、玛瑙等材料制作壶坯,然后用特制的勾笔在壶内反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即“正面观图,反向做画”。掌中之物的鼻烟壶集书法、绘画、雕刻、琢磨、烧造、镶嵌等诸多艺术之大成,据记载,在1862年的伦敦世博会和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中国的鼻烟壶都曾获得奖章,从此,中国的鼻烟壶艺术光荣地登上了国际工艺美术舞台,大放异彩!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鼻烟壶艺术传承下来,尤其是内画鼻烟壶,其工艺达到了精美绝伦的水平,被誉为“不可思议、鬼斧神工”的艺术,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获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认证。在外交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内画鼻烟壶曾经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