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0月9日讯 10月9日,记者从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北京国检局”)官网上获悉,截至2016年8月底,北京地区进口酒类、预包装食品、医疗器械、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设备、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出口援外物资、出口协议国家货物和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等9大类496种产品,实现扫码追溯,标志着出入境物品扫码溯源时代已经到来。
北京国检局徐福华副局长介绍,2016年以来,北京国检局全面加快推进出入境物品追溯监管工作步伐,率先对重点进出口商品实施全程追溯监管。追溯监管工作依托追溯监管系统,通过对出入境物品加施追溯标识,采集记录物品的出入境过程(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信息,并将质量信息查询、货物追踪溯源、用户反馈信息收集、国检后续监管等功能融合,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据了解,已纳入系统的产品,企业可实时掌握产品的检验监管进程和放行状态。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对包装盒上的追溯码扫一扫,就能知道产品的检验状态,原产国、进口口岸、入境日期、官方检验合格证明等信息。同时还可以反馈物品的质量问题、用户体验以及其他意见建议等。
目前北京地区已有51家企业自愿加入该系统,实施追溯监管的产品覆盖食品类、工业消费品类等追溯产品309万件,实现消费者扫码查询19.2万次。小笨鸟、国药集团、京东国际、蒙牛乳业集团等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已率先加入。
当被问到,出入境物品追溯监管工作有什么特点时,徐福华副局长指出,出入境物品追溯监管工作中检验检疫部门作为监管方,对进出口产品从海外一直到国内流通进行全过程监管,从而在源头上对企业进行“闭环监管”。追溯监管工作采用“一物一码”,其包含的产品信息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信息涵盖了产品的生产、检验、流通及消费者扫码等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信息与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信息进行实时动态同步。消费者在扫码之后,不仅能够核实产品信息,而且还能看到产品的“检验状态”、“扫码次数”等,产品的质量和流通信息更加透明。
对于大家关心的消费者反馈问题,国检部门将如何处理问题产品,北京国检局风险处副处长张晓龙说,该局通过收集消费者质量反馈,如发现物品存在批量质量安全隐患的,将启动问题物品调查机制,或通知相关企业先行开展调查。经确认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的,将督促企业按规定采取快速解决措施,符合召回条件时,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召回管理。
北京国检局追溯监管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加快了验放速度,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追溯监管工作在做好源头管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前提下,压缩中间环节,缩短货物在口岸的停留时间,帮助企业节约物流时间和降低经营成本。受益于此,蒙牛乳业集团、京东国际等知名大企业将原本在其他口岸的业务转到了北京口岸办理。
二、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促使企业提高质量管理能力。通过追溯监管工作,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促使企业从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关,完善内控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响应速度,从产品生产、进出口、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管控,全面提升企业对质量管控的能力。
三、提振了消费信心,形成了质量监管合力。通过追溯监管工作,消费者只需轻松一扫,就可以查询到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有助于净化市场,提振消费信心。同时,通过建立信息化的产品质量投诉、问题产品召回和应急处置机制,可充分调动公众参与质量安全和公共安全治理的积极性。
四、助力外贸发展,促进经济稳增长。通过追溯监管工作,在进口方面,实施质量监管供给侧改革,将监管重点放在消费安全上,放在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上,放在贴近民生的产品上,强化了监管服务能力;在出口方面,重塑了中国制造海外形象,提升了出口产品的档次,提高了国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进而实现出口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