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出行住宿、交通、餐饮等方面要注意哪些问题
又逢一年国庆,为了让你避免“囧途”,记者采访了往年黄金周出行的人们,通过他们的经历从住宿、交通、餐饮等方面给今年“十一”出行的人们提供一些经验。同时,记者采访到旅游达人对此进行经验点评。
教训:7天假期5天搭路上跨省出行决不再自驾
讲述者:张先生
经历:“开了4000多公里,最后感觉就是头重脚轻,结果在目的地就待了一天。”
我想起有一年的黄金周的“囧”途至今难忘。那年我计划去甘肃省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和黑水城,特意和同事串了7天的假。
在黄金周头一天晚上下班后,我就直接开车上路了。那时旅游攻略还不太流行,也没有考虑做攻略,就想着车上有导航仪,根据导航走总不会有错的。如果到了服务区就休息一会儿,到了晚上找地方住一宿第二天再赶路。
但是没想到,上了高速后导航也没有及时升级,各种导航导错路,从高速上走错后就要再返回来重新上路。当时也没有朋友帮忙换着开车,整个旅途又累又烦,路途上真有想退缩的感觉了。
那一次旅程明明是3000多公里的路程,结果开了4000多公里,一共从去到回搭在路上的时间就是5天,在目的地就待了一天。
后来我自己总结经验,跨省游坚决不再开车。再有,不做攻略的出行必然要走很多弯路,而且,导航也没有升级,走的高速路都是老高速。
■达人经验:太远的行程不建议个人自驾。导航时,在陌生地区,建议选择“高速优先”,因为很多地区道路在维修期间存在信息不对等情况,很多人会因省点高速费选择其他道路,如遇修路需返回或绕行,高峰期易出现严重堵塞。还要及时更新导航仪系统,避免导错路或不是最佳路线。
教训:一路经历“住宿难”出行绝对不能说走就走
讲述者:肖女士
经历:“十一”临时决定去山海关,晚上连问不下10家宾馆都是客满,折腾到大半夜才安顿下来。
2013年“十一”黄金周,我们一家三口自驾出行,因是临时起意,所以一切都没有计划。从那次后,我下了决心,再也不能在“十一”说走就走了。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还是留在家吧。
10月1日当天,我们决定去山海关。2日当天我们从沈阳出发,走高速在黑山和盘锦短暂停留,当天晚上到达锦州,决定晚上住在这里。吃完锦州烧烤,我们开始寻找宾馆,没想到连着问了几家连锁的快捷酒店,全是客满。我们又到火车站附近,可无论是高档一点的宾馆还是普通酒店,我们问了好几家都是满员无房。
找了不下10家宾馆后,终于在一个非常偏僻的胡同里找到了一个小宾馆,价格比平时贵两倍。安顿好后,我立刻在网上预订路上的其他旅馆,折腾到大半夜才睡觉。
■达人经验:没有计划的出游,很容易遇到“宰客”或是房满。自由行游客应提前做好出游“攻略”,安排好出游行程、交通、住宿、景区等事宜,并在出发前通过各企业官方网站预订。出游期间,要在计划基础上提前30分钟至1小时出发,避免堵车及意外情况影响行程。
教训:千万不能在高峰时段往热门景点里扎堆
讲述者:程先生
经历:“十一”去峨眉山“往山上爬满眼都是屁股,下山时满眼都是脑袋。”
2014年“十一”黄金周,我有了女朋友,我俩提前请假从沈阳飞到成都,国庆节当日清早坐上去峨眉山的大巴。整个过程,都像是在赶集一样。早上6时,就到了山脚下。
导游说:“你们先跑去排队,我买好票马上送到你们手里。”刚下大巴,大家都像赶集一样奔跑起来。
本以为我们到得挺早,没想到山脚下是密密麻麻的人,就像蚂蚁搬家一样向上移动。
当时,导游说只能给两个小时去爬山,上山之前我们去上厕所,排队几乎就排了20分钟。有的人不想爬山,想等上山索道,坐索道的队伍也已经有两三百米了。数百游人沿着两米宽的楼梯蜿蜒而上,而且,不断有人插队。
结束一天旅程后,女朋友问我:“今天的旅游有什么感受?”我说:“这种景观在电视里看过,不过,亲身经历还是很震撼。往山上爬满眼都是屁股,下山时满眼都是脑袋。若不是为了你,真不想来凑这热闹。”
我想,人多的景点根本也看不到什么景色,相机里根本分不清主角和配角,到处是花花绿绿的游人。而且每到一个风景台都必堵几分钟,维持秩序的武警嗓子都喊哑了。
我觉得还是错峰出游好,既省钱又不用到处跟着挤。
■达人经验:建议游客“错峰”旅游,避免“十一”期间高峰期旅游。如不能“错峰”出行,应选择正规、成熟、规模较大的旅行社参团旅游,旅行社会提供成熟的旅游线路及尽可能规避高峰旅游的安全隐患,可最大程度保障游客有序游览。
教训:带孩子出行一定要把吃饭问题计划好
讲述者:石女士
经历:百密一疏,我们在吃饭上出了一些问题。有时大家又累又饿,难免心情不好互相埋怨,有时候孩子吃不好我们又跟着担心上火。
去年“十一”,我们一家三口和朋友一家三口计划5天旅行:1号从沈阳出发,中午在鲅鱼圈吃饭,晚上住大连;第二天在大连玩;第三天从大连前往丹东,住丹东;第四天在丹东玩,晚上抵达桓仁;第五天在桓仁玩,晚上回沈阳。
按理说我的计划已经算周密了,走的路线、玩的地方、住宿预订我都提前做到了,但百密一疏,我们这次旅行还是在吃饭上出了一些问题。
第一天中午,在鲅鱼圈一家饭店吃饭,饭蒸得特别硬,炒蛏子有点太辣了,两个孩子都不太爱吃。晚上,安顿好出去找饭店,已是6点多了。中午没吃好饭的孩子们都饿得走不动路。我们找了一家饭店,但人多等了半个多小时才上菜。
第二天晚上豪吃了一顿海鲜大餐,肠胃不太好的我老公还拉肚子了,一直折腾了半宿。第三天下午,我们抵达庄河后,就开始找大骨鸡。我事先没来得及在网上搜口碑好的饭店,我们盲目地在马路上找了一个小时才找到合适的饭店。然后人家又要现生火、现做,等我们吃上已是下午3点了。
就这样,我们时常为了吃饭焦灼,有时候大家又累又饿,难免心情不好互相埋怨,有时候孩子吃不好我们又跟着担心上火。5天后我们返回沈阳时,我都瘦了一圈,真是身心俱疲的旅途啊。
■达人经验:不建议在景区、火车站等出游人员密集区域餐厅用餐。因为旅游高峰期,用餐时间较为集中,价格高不说并且不能有效保证餐食及服务质量。建议选择城区内的大众餐厅或是自备简餐。
如已在景区、火车站等区域餐厅用餐,建议在11点前进入餐厅排队(就餐高峰为11:30~13:00),商定好价格并留下书面或图片凭证,以备结算时使用。尽量避免饮用当地水源而引起水土不服,可以去超市买一些大品牌饮用水。(华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