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年内香港新股市场“巨无霸”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昨日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开盘报4.76港元,之后维持窄幅波动,并以全日最高价4.77港元收报,较其发行价4.76港元高0.2%;共成交9.688亿股,涉及资金46.15亿港元。
招股资料显示,中国邮储银行为内地分销网络最大零售银行。本次在港上市共发售逾121亿股,其也是继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后全球集资规模最大的一只新股,上市保荐人分别为美银美林、摩通、高盛、大摩及中金。
证券时报记者昨日从港股市场交易席位上看到,在邮储银行买盘一边,高盛(亚洲)证券的席位号屡屡上榜。
高盛出手护盘
在昨日的新股上市仪式上,中国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认为,公司招股的市场反应比较理想,对公司股份的上市最终定价表示满意。他重申,公司的派息政策是将每年可供分派纯利的至少10%用于分红,但实际情况将会根据平衡业务发展需要、资本充足率及股东利益等因素而定。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邮储银行上市前一天,由香港本地券商报出的暗盘价收于4.75港元,较其发行价4.76港元低0.2%;该股首日挂牌开盘报4.76港元,与发行价相同;市前成交2.57亿股。虽然挂牌首日开盘价与发行价看齐,却处于盘中较低价位,且早盘成交并不算大。因此有消息称,作为中国邮储银行本次IPO保荐人之一的高盛已出手全力护盘。记者也从港股市场交易席位上看到,在中国邮储银行的买盘一边,3440,即高盛(亚洲)证券的席位号屡屡上榜。
三大基础体现投资价值
就中国邮储银行赴港上市的表现及合理估值,中信证券在其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预计,中国邮储银行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71.04亿、398.27亿和435.57亿元人民币,对应每股盈利分别为0.46元、0.49元和0.54元人民币。
中信证券指出,中国邮储银行首次发行定价为4.76港元,对应2016年的市盈率8.9倍、市账率0.94倍,认为其合理价格区间为4.76至4.86港元,对应2016年的市账率0.94~0.96倍。中信证券表示,当前其投资价值体现在三大基础上,即:安全性奠定投资基础,资产质量优于同业,有利于估值平稳;债性特征强,资产配置上政策战略导向明确、类政府信用资产占比高;未来股价弹性来自业绩增长及分红提升。
中信证券强调,相比国内其他商业银行,中国邮储银行具备两大优势:网点及客户覆盖面庞大,存款来源有明显优势;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特殊资产配置策略,其中,以投资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为重点,兼顾资产收益性及安全性。
东亚证券研报指出,邮储银行存贷比于今年3月底为39.6%,在H股上市银行中为最低,因此应该有足够空间来扩大其利息收入。该研究团队进一步认为,考虑到其较大的市值,中国邮储银行很有可能于上市后纳入国企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