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医院儿科总会迎来一波看病小高峰。
平常孩子在家备受呵护,衣食住行都有大人帮忙张罗。进了学校,环境变了,老师不可能细心照顾到每一个细节,有些孩子就容易生病了。
更糟的是,一旦幼儿园里有一个孩子生病了,其他孩子也会接二连三地生病,让开学季变成生病季。儿科专家提醒,家长们要密切留意孩子的健康状况,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孩子远离病菌。
方法1
勤洗手,学会“六步洗手法”
“手是致病菌传播的重要媒介。”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春一说,每个人每只手上大约有100多种细菌,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几十万个细菌。正确有效的洗手就可以去除手上大部分的致病菌。
因此,手的卫生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经济有效的重要措施。家长们要教育孩子:体育课之后、削了铅笔之后、上厕所之后、东摸摸西摸摸之后、吃东西之前,都要记得先洗手。还要提醒孩子不要用手揉眼睛、掏鼻孔等。这些好习惯将会让孩子受用一生。
只知道洗手还不行,还得会洗手。
张春一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标准的洗手方法叫“六步洗手法”。该方法建议洗手时间超过40秒并使用肥皂,这可以将手部卫生的合格率提升30%-40%。
方法2
多陪孩子,让孩子保持好心情
孩子进入幼儿园这个新环境,离开了熟悉的家人,在陌生的环境中很容易产生害怕焦虑的情绪。不良的情绪多多少少影响孩子的生理功能,降低身体抵抗力,病菌更容易入侵。
所以,家长要尽量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例如经常亲自接送孩子、放学后尽量抽时间多陪陪孩子、聊一聊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孩子表现进步时多多夸奖鼓励等,让孩子喜欢上学不会对上学有抵抗心理,有助于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也能提高抗病能力。
方法3
营养要充足,睡眠要保证
“营养是身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张春一说,有的孩子偏食挑食,饮食结构不均衡,容易引起贫血和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抵抗力降低。导致容易反复感冒或得其他传染性疾病。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均衡、充足的营养,这对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
睡眠充足是孩子发育的重要条件。一些孩子睡觉晚睡眠少、爱熬夜,这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降低身体抵抗力。另外,熬夜过度疲累也容易生病。
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睡眠习惯。要提醒的是,当孩子身体出现不适时,不要坚持让孩子去幼儿园,让孩子适当休息,尽早消灭病菌。
方法4
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
室内经常有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等情况,容易滋生病菌。可以多鼓励孩子去户外,特别是在户外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建议家长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例如到公园游玩、户外骑车等,既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也可以强健体魄。
方法5
适当喝水,补充电解质
感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通过口鼻进入身体。口腔、鼻腔粘膜保持湿润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感冒病菌的入侵。所以,可以适当多喝水,特别是多喝一些补充电解质的水(补液盐、果汁等),让身体维持在水分和电解质充足的状态,也可以提高抗病能力。
家长要教会孩子适当多喝水,不要等到觉得口干舌燥才找水喝。不过,有的家长或老师每隔半小时就让孩子饮水,也不必如此,因为过度饮水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
方法6
物品定期清洁暴晒
家庭和幼儿园环境要定期进行清洁,孩子的玩具要经常擦拭或在日光下暴晒,孩子居住的空间经常开窗通风等,这些行为可以一定程度减少病原菌滋生,预防宝宝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