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刚刚收到银行短信通知消费,那边就接到“客服人员”电话通知银行卡属于异地消费,需要确认是否有被盗刷……日前,这种新型诈骗方式令不少市民受骗,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紧急预警信息。
9月4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咨询了一些银行人士、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关人员。
银行短信、骗子电话接连出现
“您尾号8422的储蓄卡账户8月29日17时45分转账支取人民币300.00元,活期余额4687.41元。”“您尾号8422的储蓄卡账户8月29日17时45分转账支取人民币4600.00元,活期余额87.41元。”网友“魔都囡囡”透露,在8月29日17时45分,她接连收到银行发来的两条短信,随后又收到了某电子商城发来的提醒短信,因存在异地登录交易风险需要确认。但因为卡在自己手里并没有消费记录,“魔都囡囡”并没有在意,可随后接到了这个所谓商城的客服电话,着实让她惊出一身冷汗。
来电中,为了赢得“囡囡”的信任,对方表示可以帮助拦截一部分被盗刷的款项,这时,“囡囡”果真收到一条银行短信提示有钱款进入账户,而且余额也可以查询。“囡囡”感觉账户被盗了,并积极配合对方拦截盗刷,直到对方需要“囡囡”提供一个短信验证码时,她才如梦方醒,终止了操作。
一张银行卡可拥有多账户
“过去,骗子经常用发短信、打电话的方式说银行卡被盗刷来骗取用户的取款密码,但这种手段比较低级,只要换一部手机给银行打电话或者到ATM机上核实就会露出马脚。现在骗子开始升级骗术,让人不得不防。”沈阳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银行卡功能多样,也就是一个账户下面可以分有多个账户,例如储蓄账户、理财账户、保险账户、金条账户等。日常,在ATM机、电话银行查询时,通常显示的只是储蓄账户上的余额,并不是卡内资金总额。
这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骗子就是利用了用户对银行各账户功能不了解的情况,通过不法手段登录了用户的网上银行,然后进行银行下各账户内之间的转账。这时用户会收到银行发来的转账短信,给不熟悉账户的用户造成错觉,认为自己的钱真被转走了。
动态验证码是最后防线
该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银行卡诈骗的方法越来越高明,但实际上想要识别也很容易,就是要记住一点:不论对方说什么,只要不给出手机短信上动态密码或者验证码就没有问题。
因为骗子登录网上银行获取的只是网上银行的登录密码,虽然可以进行账户之间的金额转账,但是不能实现提现或者向其他人账户转账。如果想实现的话,必须通过发给用户本人手机上的动态密码或者验证码来完成。
也可以说,手机上动态密码或者验证码是银行卡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不泄露,骗子根本拿不到钱。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邓丽婧
手机蹭网、下软件
要格外谨慎
那不法分子怎么能登录网上银行呢?主要是因为用户在登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时不小心泄露的。
首先,登录网上银行,不要随意蹭公共场所的WiFi。这时,密码、个人身份信息等全部会公开给WiFi提供方。
其次,使用手机银行时,不要使用他人手机登录,选择正确的手机银行网址登录。
再次,使用电话银行时,不要使用公共电话进行电话银行操作,更不要相信非官方渠道提供的电话银行服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移动支付市场增大,移动支付更需要注意安全。其中木马病毒控制手机、钓鱼网站盗取用户信息是最多的。据报告显示,2015年手机病毒包新增1670.4万,是2014年的十多倍,平均每天有8.1万人遭受支付类病毒的侵害。受骗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然后是36-60岁。超七成用户存在银行、邮箱、社交软件等用同一密码的情况,这样给骗子造成了更多的可乘之机。
报案前
要保存好证据
当买家在电商购物遭遇诈骗,损失钱款后,除了在相关平台进行投诉,尽量挽回损失外,如果被骗数额较大,也要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前,买家一定要及时保留好各种证据。
业内人士提醒说,买家可以在多个地点进行报案。比方买家自己的住所地,或骗子让买家邮寄货物的收货地址、汇款地址等。而且,可以联系其他受害人一并到派出所报案或者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派出所,争取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目前,诈骗数额没有达到2000元的,尚不构成诈骗罪,报案的话,也只是予以登记报案。
此外,比较重要的是,报案时一定要提交相关证据,包括QQ聊天记录、微信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内容,还要有交易记录,也就是说证明买家的钱确实被划走了,最好有银行的交易记录,如果买家能提供对方的联系方式、电脑的IP地址等,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