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9月1日发表研究报告说,亚太和非洲地区有至少26亿人面临感染寨卡病毒的风险。仅印度就有12亿人面临感染风险。报告说,中国有2.42亿人面临风险,中国每年接待的受寨卡影响的美洲地区旅客比印度多数倍,但在卫生保健上的投入比印度多。安哥拉被认为是寨卡传播风险格外高的非洲国家,因为它与巴西的文化和交通联系密切,而且正在流行黄热病,这种病的病毒与寨卡病毒一样由蚊子传播。
研究依据航空旅行数据、蚊子分布地图、天气状况、人口密度信息以及卫生开支建立传播风险模型,从理论上评估风险。报告说,寨卡病毒在非洲和亚太地区传播的可能令人格外担忧,因为这些地区人口众多,用于预防、检测和应对传染病的资源有限。寨卡病毒主要经由蚊子传播,也可通过性和血液等途径传播。人与蚊子可交叉感染这一病毒,但蚊子之间不会互相感染。只有约20%的寨卡病毒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等症状,另外80%的感染者则不会出现症状。人们对寨卡病毒的主要担忧是孕妇感染后可能生出小头症婴儿。
首次确认“但并不意外”
美国佛罗里达州官员9月1日宣布,该州迈阿密-戴德县发现了美国本土首批携带寨卡病毒的蚊子。这进一步确认了寨卡疫情已经开始在美国本土传播。
据佛罗里达州农业和消费者服务部当天声明,在自5月起捕获并送检的共计4万多只蚊子样本中,发现三批样本的寨卡病毒检测呈阳性。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美国大陆发现感染寨卡病毒的蚊子,”佛州农业和消费者服务部一名发言人说。
声明说,这三批呈阳性的蚊子样本都来自迈阿密-戴德县度假胜地迈阿密滩市的一小片区域。
“这一发现令人失望,但并不意外,”佛州农业委员亚当·帕特南说。
迈阿密-戴德县是美国大陆迄今唯一的寨卡疫区,自今年7月以来共计发现49例本土传播寨卡病例。先前,由于尚未发现携带寨卡病毒的蚊子,佛罗里达州卫生部以不完全确定的语气宣布寨卡病毒有“很高可能性”已在美本土传播。
凤梨花被疑似祸根
由于其中一批寨卡蚊样本采自迈阿密滩市植物园的凤梨花,这一植物已被当地市政部门列入“黑名单”。
当地官员认为,凤梨花的花心易积水,是当地最易滋生蚊子的地方。市政当局已经关闭植物园,用两辆卡车移走了园中凤梨花。
该市还计划移除当地市政园林绿化用的所有凤梨花,并建议当地居民也移除家中种植的凤梨花,或是确保在雨后擦拭干净,避免积水。
该市官员说,暂不考虑要求当地餐厅、酒吧等关闭户外用餐区,但会在这些地点加强喷洒灭蚊药、捕捉和检测蚊子。
当地官员卡洛斯·希门尼斯说:“这是一种非常、非常难以消灭的蚊子,有专家告诉我,它们是蚊子界‘(打不死的)蟑螂’,总能找到地方繁衍。”
美联社报道,天气预报显示,一场即将来袭的飓风会进一步增加迈阿密地区的灭蚊难度,因为狂风会阻碍人工喷洒灭蚊药,而暴雨会带来更多积水。
新加坡感染病例增至189例
新加坡卫生部和国家环境局2日晚发布联合声明说,截至2日中午,该国境内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总数已增至189例,比一天前新增38例感染病例。
联合声明说,新增38例感染病例中,34例与此前发现的阿裕尼弯、沈氏通道、加冷大道和巴耶利峇大道疫区疫情有关,另有4例与此前发现的疫区疫情没有关联。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强调,病媒控制是减少寨卡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要减少伊蚊数量,破坏病毒传播链,以降低由伊蚊传播的感染发病率。
国家环境局已开展大规模灭蚊行动,截至1日,该局已在阿裕尼弯、沈氏通道、加冷大道、巴耶利峇大道疫区捣毁55处蚊虫滋生点,在勿洛北三道疫区捣毁19处蚊虫滋生点。此外,国家环境局也将与抗击登革热特别工作组合作,以对抗登革热疫情的策略来应对寨卡疫情。
联合声明还说,在未来两周的周末,新加坡政府将在各个社区开展活动,讲解防控寨卡病毒的相关措施,并呼吁居民共同抗击寨卡病毒。
马来西亚卫生部1日也宣布确认首例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曾于上月赴新加坡探望被确诊感染寨卡病毒的女儿。目前,该患者已住院接受治疗,马来西亚卫生部开始在相关地区采取灭蚊措施。
日本武田药品有限公司1日宣布,与美国公司联合开发的寨卡疫苗有望明年开始人体试验。
(综合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