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强婚变让全国关注,引起一位中国的学者不满,发文称,科学家的地位不如戏子,政府必须管管。我觉这种吐槽十分不妥。“戏子”一说,是沿袭旧时代对人分三六九等的思维,没有平等观念,不是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态度。
这位学者认为科学家社会贡献一定比演员更大,也一样有问题。这得看是什么样的科学家,和什么样的演员。千篇一律认为科学家都一定改进了人类的生活,还真是难说。
研究先进武器的科学家,相对于前人来说,推动了进步。从更大的背景下去看,当这些武器用于非正义战争时,或许只是让人类杀人杀得更快、更多一些。普通人手头的电子设备,也拜科学界所赐,其丰盛前人不敢想象,可我相信很多人,在面对技术负面影响的时候,一定闪过念头,希望有时光机器让我们回去,阻止某些发明的产生。
和任何圈子一样,科学界也得谦卑一些,不要认为自己就一定高人一等。谁比谁社会贡献大?全看你拿什么去比。
文中说“戏子”不过就是“逢场作戏”的论断也不合理。我是资深影迷,深知电影能让世人知之甚少的问题曝光,切实带来社会变革。《不方便的真相》让人关注起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滴血钻石》让人关注非洲血钻,也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凤凰琴》和《一个都不能少》让人关注起乡村教师和学生的状况。还有诸多电影,让人看到卢旺达的种族灭绝等等,或许这些和我们貌似无关,但这种揭露,有助于增加国际社会的良知。
这个年代视觉故事是很多人认识世界的有力方式,不可将电影行业简化为“逢场作戏”。不是所有的导演和演员都在演拍怕老婆小品和婆媳剧。对了,让这位学者极其不满的王宝强,演过让人瞥见矿工生存的《盲井》呢。
科学和电影也不是非此即彼。《心灵猎手》和《超时空接触》里都把科学家表现得很酷。电影界以电影对于学术界表达了尊重,科学界也应对电影界有所尊重和感恩,不是《火星登陆》电影的影响,有关火星的科学发现,或许根本没有人关心。
中国科学家地位总体还是很高大上的,非要跟豪宅七八处、片酬几千万的当红明星去比,当然是不好比。不过不是所有演员都成明星。中国一年生产不少影片,最终上映的又能产生影响的不见得有几部。至于演员,在为生存挣扎的可能还是大部分,暴得大名的是少数。何必为了维护科学家的高大上,去踩他人一脚?大家不过在不同的折叠空间里活动,井水不犯河水。其实,这个社会是由各种行业组成的,缺了哪行都不行,每行同等重要,每行都是平等的。
青少年去盲目追捧明星当然不可鼓励,不过小老百姓过日子,科学家的世界和他们或许相去甚远。人们需要有故事,帮助我们理解周遭的世界。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浪漫小说就畅销。老百姓借助故事,寻找一点超脱,也是人之常情。王宝强离婚的事情之所以成千上万人在关注,说白了不过是大家借他们夫妻两人,反思当代婚姻的现实。从出轨物质女被人鄙视的现实来看,其社会影响也是好的,不见得比一些象牙塔中的研究差。
明星文化的问题是世界性的,非为中国独有。科学家被忽略的问题也一样。在美国,我总在大商场结账的地方看到封面是各种明星八卦的《人物杂志》,看不到《科学》和《自然》。不要拿大众和小众的社会关注度胡乱去比。还有,论名利,美国科学家也不及泰勒·斯威夫特(美国流行歌手),英国科学家也不及阿黛尔(英国流行歌手)。没听说有人愤愤不平,要政府去管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