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000家国家级高新企业聚集海淀 占全国1/10

2016-09-02 10:34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99791

千龙网北京9月2日讯 9月2日,国家发改委就双创示范基地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海淀区区长于军详细介绍了海淀区双创基地的基本建设情况。于军指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新示范区核心区,海淀区智力资源富集,聚集了六千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了全国的1/10,科技型企业达12000多家。

海淀区智力资源富集 国家级高新企业超6000家

于军指出,海淀区是全国智力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海淀区作为第一个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实验区,有30多年的服务创新创业的历史,一直是比较理性和务实,以需求为导向,以先行先试为特色的一个区域。

得益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国家机关的支持和帮助,有了30多年积累,目前有北大、清华这样的高等院校30多所,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130多家,加上民营的各类高等院校,教育、科技智力资源比较富集。高新技术产业也非常多,六千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了全国的1/10,科技型企业达12000多家。

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完善 孵化体系与时俱进

于军指出,海淀区是全国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最完善的区域之一。截止到目前,海淀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孵化器平台以及投资体系的若干元素和中介组织,比较富集。

同时,驻区的各个企业,包括各种机构,能够与国际化对标,与国际上最发达的地区创业孵化体系及时对标,所以也形成了不断与时俱进的创业孵化体系。

海淀主动“先行先试”创新创业政策不断健全

于军指出,海淀区是全国创新创业政策最健全的区域之一,先行先试一直是海淀的特点和使命,从创建国家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示范区时就已经肩负起国家进行创新创业试验的重任,这些年一直在承担着也主动尝试着先行先试的内容。“1+6”政策的试验,“新四条”、“京校十条”、“京科九条”一些试点,持续在国家层面、北京市层面、区级层面进行了多种试验和测试,园区经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很好的试验田基础。

于军透露,“我们把相应的海淀区的各种数字指标要素组合成了海淀基本的数据模型,有条件对标世界层面、国家层面先行先试的需求,进行预先评估、测试,以此为基础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东西。去年,国家外汇总局进行的外汇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就是从中关村核心区,就是从海淀区开始的,最后形成向全国推广的经验,我想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案例。”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