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上假借今年七月份央视新闻报道的哈尔滨破获1996年以来黑龙江省最大的制贩假盐案件的视频,散布虚假信息,诋毁“中盐”品牌形象。为此,8月31日,中盐黑龙江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此事件发表郑重声明,并对网传甲状腺癌、甲减病人暴增,跟强制在食盐中加碘酸钾有关等说法做出正面回应,不建议普通人随意吃无添加的“裸盐”,同时普及如何鉴别假盐。
借大案视频传播假盐谣言
“紧急通知:别买这个牌子的食盐!性命攸关!”近期类似的虚假标题在网上频现,视频上假借今年七月份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哈尔滨破获1996年以来黑龙江省最大的制贩假盐案件的视频,利用微信和网络散播。因为目前我省食盐专营,市场上只容许销售“中盐”品牌食盐,消费者纷纷给盐业公司打电话,询问食盐安全问题,造成公众对“中盐”品牌和中盐总公司的误解。
中盐黑龙江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任宏亮表示,针对假借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视频,利用微信和网络散播谣言信息,诋毁“中盐”品牌形象的违法行为,中盐黑龙江盐业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现已向公安部门报案,通过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维护“中盐”品牌形象;并已对腾讯网发出律师函,说明情况,要求帮助删除相关虚假题目视频;同时与发帖单位联系,要求立即删除相关虚假题目视频;公司正在挖掘发布虚假信息动机及是否有幕后推手;推出了新盐品“中盐”精制盐,升级了产品包装,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防伪辨识度,并将加强渠道管控。
我省仍属环境缺碘地区食用无碘盐需遵医嘱
甲状腺癌、甲减病人暴增,跟在食盐中加碘酸钾有关;急诊的高钾血症越来越多,是食用低钠盐的错……最近,网络上流传数条关于食盐的传言,让更多人选择无碘盐。
任宏亮表示,目前我省依然属于环境缺碘地区,应多注意碘的摄入,避免“大脖子病”的发生。2011年,国家下调了食盐加碘的含量,当前食用盐产品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是20—30毫克每千克,黑龙江碘盐的平均水平为中档的25毫克每千克,允许碘含量波动范围18—33毫克每千克。
目前根据国家疾控中心掌握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都在增加。甲状腺癌的致病因素目前尚不确定,放射线、碘过量、基因遗传、不良情绪、激素水平等都可能是诱因。它与食盐碘摄入过量没有必然联系,两者之间的推论依据不充分,补碘的益处远大于碘过量引起的风险。
市民购买所谓的“裸盐”———无碘盐,是针对一些不适合食用碘盐的人群供应的,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等,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
网络上还流行一种说法,说临床上高血钾患者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吃了低钠盐即高钾盐。于是,不少市民想找“无添加盐”,却发现超市并没有售卖。任宏亮表示,无论哪一种盐,其中氯化钠的成分都会达到95%-99%,钠的含量越高,口味就越咸,钠含量越低,口味就越淡。低钠盐中是添加了钾来减少钠的含量,而钾对正常人群来讲,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但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患者,要尽量避免食用。当然,日常生活中提倡低盐,每人每天摄入食盐量最好不要超过6克,也就是大约一个啤酒瓶盖的量。网络传言不可信,平衡饮食,限盐少油,才是饮食健康关键。
三招辨别真假“中盐”
以市民最常购买的“海藻碘盐”为例,任宏亮教市民如何鉴别假盐。
1.真品食盐在包装过程中,是将盐包装入袋后再将两边封口包装,上下封口均有褶皱状,且封口处牙状边缘较小;伪品“中盐”牌食盐,则是在包装袋厂先统一封口一边,再在黑窝点将盐灌装后,封口,所以包装袋上上下封口褶皱不一样,且封口处牙状边缘较大,锯齿状明显。
2.真品“中盐”牌食盐外包装图案清晰,色彩饱满柔和。可明显看到盐粒状图案;伪品“中盐”牌食盐外包装图案模糊,包装正面左下碗内食盐图片模糊,很难识别出为盐粒图片。
3.真品“中盐”牌食盐,盐本身色泽亮白,呈半透明状,其盐粒大小均匀,且所含水分较少,用不沾水的手握住几秒后放手,盐粒会像细沙一样掉落,几乎不粘手;伪品“中盐”牌的食盐一般杂质较多,颜色发灰发暗,且颗粒不均匀,其所含水分较多,用不沾水的手握住几秒后放手,盐粒会多数粘在手上,不易掉落。
新品精制盐上市新增二维码防伪功能
近日,哈市市面上销售的食盐,又多了一个新品种。记者从中盐黑龙江盐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公司近期推出新盐品“中盐”精制盐,除了外包装不同外,还提高了产品的防伪辨识度。价格和市民常买的海藻碘盐一样,每袋两元。
据介绍,“中盐”精制盐与市民常买的海藻碘盐一样,都是面向普通市民,虽然加入碘的配料不同,但碘的摄入占比以及价格均一样。据中盐黑龙江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推出的新盐,除了碘的配料不同外,最主要的是新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市民用手机扫描
二维码后,并不是像以前那样,进入了公司官方微信平台,而是进入查询界面。市民可将新品包
装袋上印的唯一编码,输入到界面内,即可得到真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