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总少不了喝点酒助兴。洋酒、白酒、红酒、啤酒……各种酒如何挑?市食药监局专家为您支招。
据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酒根据不同原料、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可以分为发酵酒、蒸馏酒等。常见发酵酒有啤酒、葡萄酒、黄酒、发酵型果酒等。常见蒸馏酒有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等。
消费者无论买哪一类酒,当然最好是到证照齐全、卫生状况良好、信誉高的商场、超市等正规经营场所。买酒时,要留意产品外包装标签标识是否齐全,看清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商标标志等信息,并保存好购物凭证,以便出现问题后投诉举证,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于不同类别的酒,特别是日常消费量较大的洋酒、白酒、红酒、啤酒该怎么辨别真假优劣?饮用时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快来跟广州市食药监局食品分局的专家学几招吧。
白酒红酒洋酒啤酒 学几招辨真假优劣
真葡萄酒遇碱变蓝黑色
葡萄酒造假手段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以次充好、伪造产地和色素勾兑三种。其中色素勾兑酒对人体伤害最大。通常是用色素、甜蜜素、香精、酒精、水兑制而成的,完全不含葡萄汁成分。
真红酒酒液稍黏稠,外观澄清透亮,有光泽,其颜色与酒的名称相符,色泽自然、悦目;果香、花香、醇香等香气幽雅,口感舒畅柔和。
此外,还有一些简单自测的小方法:真葡萄酒遇碱变为蓝黑色,不透光,加入白醋后立刻又还原到最初的颜色;勾兑酒遇碱或加白醋均没有任何变化。
白酒并非“越陈越香”
白酒产品并非“越陈越香”,低度白酒(通常指酒精度40%Vol以下的产品) 存放一段时间后(通常需一年或更久,因酒而异)出现的酯类物质水解,导致口味寡淡。因此,在购买低度白酒时,最好应选择出厂时间两年以内的。
少量饮用白酒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使人精神振奋,并产生热量。但饮用过量会刺激胃黏膜,不利消化,轻者过度兴奋,皮肤充血,意识模糊;重者知觉丧失、昏睡,并可因酒精中毒导致死亡,长期饮用还可引起肝硬化和神经系统的疾病。
假洋酒颜色暗淡
从包装上来看,真的洋酒商标字迹、图案整齐清晰,不会出现模糊、陈旧、凌乱现象。一般洋酒的瓶颈上有商标,刮开商标,内有各种防伪标志。此外,各种洋酒行都有各自的密码数字,暗示酒的生产日期,何时进内地。假酒编号不符合洋酒行编号程序,易识破。从颜色上来看,真酒澄清、透亮、有光泽,假酒颜色暗淡,挑时要看仔细。
好啤酒无明显涩味
分辨啤酒优劣,学会一看、二闻、三尝。首先是看透明度,酒液应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或沉淀物。啤酒注入玻璃杯中,泡沫应迅速升起,泡沫高度应占杯子的三分之一,泡沫还应细腻、洁白,散落后杯壁仍然留有泡沫的痕迹。
此外便是闻香气,在酒杯上方,用鼻子轻轻吸气应有明显的酒花香气,新鲜、无老化气味及生酒花气味;黑啤酒还应有麦芽的香气。
最后是品尝味道,入口纯正,没有酵母味或其他怪味杂味;口感清爽、协调、柔和,苦味会迅速消失,无明显的涩味。
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炼就“火眼金睛”辨真伪
监管部门如何保障酒类食品安全?在8月30日举办广州市酒类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宣贯会上,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监管执法分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自2015年8月以来,该局就与广州市酒类行业协会、主要酒类食品市场经营管理单位和部分酒类生产企业共15个单位签约了酒类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合作备忘录。
一年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监管执法分局加大对酒类食品监管的执法力度,多频次、广覆盖地对全市范围内酒类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管巡查,并将酒类打假作为常态化的工作。另外,签约各方积极履行备忘合作事项。协作方还组建了打假工作微信群,及时互通信息。打假工作人员以娴熟的探测本领,准确摸查出假冒伪劣洋酒的生产经营场所,炼就能精准识别真伪产品的“火眼金睛”,除向行政执法部门反馈有价值的线索外,还多次向公安机关提供涉嫌犯罪的信息。酒类行业协会积极促进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酒类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引导和督促酒类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酒类专业市场的管理者按要求建立酒类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依法审查入场酒类经营者的资质,并定期对入场酒类经营者进行检查。
此次会上,除去年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单位外,广州本地30多家酒类生产企业也就落实主体责任、守法依规经营、弘扬诚信之风作出承诺,签订了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庞庆宁强调,监管部门应严格公正公开执法,使监管执法成为社会共治强大的推动力,各类社会主体应积极参加构建共治格局,创新参与模式,增强社会共治的创造力,酒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守法诚信生产经营并承担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