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新学期,新校服的质量问题成了家长关注的重点。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8月30日公布2016年三季度校服产品质量抽查结果。结果显示,通过联合省教育厅对23个地市(区)93家企业生产的300批次中小学生校服产品进行检验,发现39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3.0%。剔除仅使用说明不合格的产品,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4.7%。
根据广东省质监局的公告,本次抽查对校服的纤维成分及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14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校服不合格产品发现率比前几年有所下降。不合格产品中没有出现甲醛含量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这两项严重质量问题。
此次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集中在四个方面:纤维成分和含量、耐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和pH值。在纤维成分和含量一项,39个不合格产品中的8个样本都在这一项出问题。
广东省质监局方面表示,抽查后联合教育部门约谈了不合格企业,责令企业停止产品销售、主动收回不合格校服。相关地市的质监部门对不合格企业也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依法组织复查。相关不合格企业被要求认真查找不合格原因,积极整改,提高产品质量。
充电宝三成不合格
大部分存在容量虚标问题
广东省质监局抽查了广州、深圳、东莞、江门、江苏江阴等5个地市(区)42家企业生产的80批次充电宝产品,对充电宝的额定容量测试、标识和警示说明、过充电、强制放电、重物冲击、热滥用、振动、阻燃要求8个项目进行了检验。经检验,27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33.8%。
“我们在检测中发现,27批次中有20批次的样品是属于容量虚标的情况。”质检专家表示,消费者购买移动电源时应尽量选择正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