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吃小鱼”汽车经销商大鳄出没

2016-08-29 09:25 广州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大鱼吃小鱼” 经销商大鳄出没

广汇汽车10亿元收购深圳鹏峰集团,一举成为近期业内关注热点。汽车经销商层面的并购,已经从单店转让到“打包”甩卖,此次并购双方均为业内颇有名气的汽车经销商集团,让人不禁唏嘘:4S店的未来会如何发展?近几年,汽车经销商层面掀起收购潮,此起彼落,千亿级汽车经销商“大鳄”诞生,这也意味着汽车产业终端销售链经营模式产生巨大裂变。

“中国大鳄”南下吞了“深圳大鱼”

8月中旬,广汇汽车宣布旗下子公司收购深圳鹏峰集团。业内的第一反应是:连鹏峰都“玩不起了”?按公告显示,广汇本次交易金额为10.062亿元,广汇将全资拥有鹏峰集团17家4S店面,另持有郴州鹏龙驰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49%的股权。并购双方,一个是目前中国汽车经销商排名第一的实力大鳄,一个是在华南市场也数得上名次的知名汽车集团。

记者留意到,从财务数据看,深圳鹏峰公司2015年及2016年1~2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7.42亿元、7.01亿元,实现净利润0.78亿元、0.19亿元。随着利润逐渐微薄并下滑,鹏峰董事长张斌毅然断腕似乎可以理解。

近几年,汽车4S店的热度已不再。资金、土地、人工成本上涨,汽车经销商利益下滑,许多投资人纷纷卖店走人。从卖单店,到打包十几家店一起卖,从势单力薄的投资人,到初有规模的中小型汽车集团,似乎再也无法从汽车产业找到新生机,汽车市场在投资者眼中黯然失色。   分析:卖车不赚钱 赶跑中小型车商

今年5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了2015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所有统计经销商集团里,百亿集团比前一年减少1家到37家,行业集中度稳定在25%。2015汽车 经销商百强经营的5526家门店总营业收入为12714亿元,盈利能力持续下降。透过百强车商排行榜的数据,可以见得,中国汽车经销商们生存不易,上榜经销商的毛利率同比下滑1.66个百分点,降至4.47%,投资回报率降至7.7%。

卖车不赚钱,而广汇“大鳄”这种盈利模式恰恰是中小型汽车经销商难以复制的。当前排名第八,广东省经销商排名首位的广物汽贸相关负责人指出,4S店运营将进入3.0时代。“并购、重组、投资”已经是汽车经销商常态,未来通过4S店渠道直接占有客户资源,助推汽车金融、租赁、电商等其他业务快速发展,将是车商经营的重要方向。

并购洗牌加速

按照商务部“十二五”规划,中国汽车流通业将出现3至5家千亿级的企业。这个目标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并未实现。但2015年百强车商排行榜的冠军,广汇汽车去年的营业收入约937亿元。今年的一系列并购也给广汇汽车带来了做大做强的机会,在明年百强榜单公布之时,广汇汽车将轻松突破一千亿,或将成为中国首家千亿级营业收入的汽车经销商。

虽然市场不景气,对于大型经销商而言是个极好的契机。大昌行行政总裁叶满堂本月23日对外表示,有意收购的汽车经销商,以扩大集团现有代理品牌的4S 店业务,相关计划下半年可落实。叶满堂指出,汽车销售市场去年下半年已见底回升。相对而言,广东本地经销商的动作较小,仅有南菱汽车在新三板挂牌,实现了资本和运作。

广东本地车商预测,全国性大型经销商借助规模化管理和成本优势,必将会加速华南地区中小经销商的市场淘汰,同时也会与本地传统经销商集团形成抗衡局面。

记者观察:

2011年之前,新建4S店的投资约2000万元,运营1~2年就基本能收回成本;现在新建一家4S店需要投资近亿元,至少要8~10年才能收回投资。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当前的环境下,投资4S店已经不具备高回报率,“大鱼吃小鱼”的并购成为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并购还可以争取更大话语权。庞大就是最佳案例,在成为双龙汽车中国销售总代理后,再也不受厂商的牵制,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销售。当然,汽车并购也忌讳盲目收购。此前宝信汽车收购外资企业NCGA,就出现融合难度,导致员工罢工等尴尬,直接影响了企业整合的效果。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邓莉 王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