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占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98.68%。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对此,金融界人士指出,居民中长期贷款中绝大部分是房贷,上述数据说明居民新增房贷在7月新增贷款中发挥了“主力”作用,而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减少26亿元,反映出资产配置荒问题加剧。
而且,在央行发布的数据中,最让人惊诧的是7月份的M2同比增速只有10.2%,几乎逼近了个位数。同时,M2和M1的“剪刀差”则继续扩大,创下历史新高。M2可以理解为“全社会的钱”,M2同比增速可以理解为“印钱的速度”。机构普遍认为,M2增速下滑明显,是因为居民、非金融性企业存款锐减的原因,而M1快速上升则反映企业囤积资金,大量资金未流入实体经济。基于资金主要流入房地产市场,M1与M2剪刀差扩大的背后,也反映了经济“冷”与房地产“热”的现状。
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对一个家庭而言是指什么?这显然指的就是二三十年的住房按揭贷款。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这正是房价暴涨的根源。有网友担心:老板们不敢贷款,他们的员工们却在拼命贷款,难道员工们都认为企业前景好,不仅不会失业,而且还能涨工资吗?否则,背着二三十年的房贷要怎么还?大家敢借钱买楼是因为都在赌楼价会上涨。可问题是,买了楼真的就都会涨涨涨吗?海通证券的分析人士就认为,中国房贷高增不可持续,急速增长的房贷正在超越居民的偿付能力,边际杠杆已近极限,地产泡沫值得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金涌向居民住房贷款的同时,房地产市场总体却呈“降温”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同比增速已经连续第三个月放缓。这反映出房地产开发商对未来前景趋于谨慎,放缓了投资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