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该不该参与?

2016-08-17 19:50 今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该不该参与?

编者按 时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了,可是却发现教育孩子越来越难了。这里有不同教育观念的碰撞,有各异教育方法的对决,看似一个小得不起眼的问题,却是当前普遍存在、常常遇到的,往往难住了一些老师和家长。

学校生活,众多孩子相处在一个集体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小摩擦、小碰撞,有时也会出现孩子吃亏、受欺负的情况。当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家长该不该参与,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呢?

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往往没有利益冲突,更没有不可化解的仇恨。他们之间的矛盾大多是一些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小碰撞,或是一次道听途说……这些都会成为他们矛盾的“导火索”。当这样的矛盾发生时,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孰是孰非,更何况家长这些局外人?所以当这样的小矛盾发生时,家长大可不必急于参与其中,就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协调解决,即使孩子们自己解决不了,在老师的处理下很快就会平息了。当矛盾烟消云散,化为乌有时,孩子不但很快会与小伙伴和好如初,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同学相处,学会了如何在集体中成长。

当然,有些情况下,孩子之间的矛盾,是需要家长了解、参与,并帮助孩子协调解决的。例如,孩子面临危险,身体受伤时,或是和同学之间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就需要家长助力了。

通常来说,如果孩子受到伤害,老师都会主动跟双方家长沟通。作为受伤一方的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待孩子身体稳定后,再冷静处理。了解事情经过后,家长应该本着善良诚恳的态度,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原谅对方的胸怀,鼓励孩子与小伙伴握手言和。而作为对方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换位思考,主动道歉,而不要纠结于孰对孰错的细节。

当孩子与小伙伴的矛盾长期存在,难以化解时,就更需要家长的帮助与指导。首先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鼓励孩子用热情的态度和善良的情感化解矛盾,而不要因此愁眉苦脸,情绪低沉。其次要积极与班主任沟通,借助集体的力量为两个孩子创设团结合作的机会,在集体大家庭中“一笑泯恩仇”。最后,还应与对方家长诚恳沟通,在家长达成一致的意见后,两家可以一起郊游,一起参加拓展活动等,让孩子们在接触中了解对方,化解误会,重拾友谊。

点评:矛盾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孩子和小伙伴产生矛盾并不是坏事,有智慧的家长会因势利导,让化解矛盾的过程变为促进孩子成长的过程。希望每一位明智的父母,都教会孩子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引领孩子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作者:孟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