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现在很多人都在说制造业不行了,很多老板热衷于资本运作,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孙裕:产金融合是个趋势,这个方向没错。现在很多企业把产金整合理解成了资本投机,这就错了。
实业经营与资本运作应该相辅相成。这几年我们听到一些企业倒闭,绝大多数原因不是鞋厂、服装厂、食品厂不行了,而是老板搞资本运作亏钱了。老板被资本俘获,产业精神被金钱打败,这个才会是浙江制造面临的最大危机。
问:有些企业业绩很糟糕,股价却一直在涨;有的企业业绩很好,股价长期不涨,你们怎么看?
孙裕:业绩变脸、炒壳、重组和减持,已成为中国股市的“四害”。垃圾股受追捧,背后的原因就是壳资源价值过高,资产重组的利益太丰厚。现在一些上市公司成了专业的“搬家公司”,把美国的资产搬到中国,市值可以翻3~5倍;把普通资产搬进上市公司,市值又可以翻好多倍。
有些公司税收和分红少得可怜,但企业从股市融到巨额资本,大股东通过减持赚得盆满钵满。
要改变这种现象,一方面要果断让那些业绩造假、连年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退市;另一方面应实行更严格的“限减令”和“增发令”。比如企业的募资规模、大股东减持金额,与其创造税收和分红的金额相挂钩,从制度上杜绝“穷庙富方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