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中国对激进货币宽松说“不”

2016-08-12 13:24 金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新华社:中国对激进货币宽松说“不”

新华社英文网站在其最新的评论中指出,中国不会采取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直到经济出现实质性的改变。激进的存款准备金率宽松和降息不仅会引起流动性过剩,也会抑制中国减少产能过剩和刺破资产泡沫的努力。

中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了流动性,其使用的工具包括逆回购和其它几个贷款渠道。

迄今为止,这些措施在保证足够货币供应和维护稳定利率方面起到了效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国没有理由改变当前的货币政策方向。 证券时报

下半年不会频繁降准降息

8月5日,央行发布2016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该报告被认为是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向的定调。

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报告变化不大,但有所调整的部分都较为重要。其中,首提“抑制资产泡沫”,暗示下半年频繁降准几率较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流动性已经足够,在上半年经济表现好于预期、保增长压力不大、中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的前提下,央行将会继续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半年出现与去年类似的,连续降息降准举动的可能性不大。

前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撰文表示,关于下半年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走势,问题的焦点不在于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字句的删除,或货币政策适度中性化(等表述),而是看其指向在哪里?是仅仅关注金融市场整体流动性的松紧,还是针对性地对住房按揭贷款政策进行调整。如果仅是前者,适度收紧市场流动性的意义不会太大。如果是后者,比如增加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比重、提高住房按揭贷款利率、对住房按揭贷款者的收入证明作实质性审查等,这才是下半年中国货币政策适度收紧的关键。

责任编辑:傅昱佳(QF00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