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在里约奥运会开幕之际,对其平台上的奥运相关人员开展了全景式扫描,调研分析奥运会相关从业者的现状和特征,并为这一群体在奥运会中和后奥运时代的发展提供思考。
三大类型人才撑起里约奥运会
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瞩目的奥运会对全球奥运会相关从业者需求具备极强的专属性和代表性。基于对奥运会相关从业者的跟踪分析,领英将这一群体分为三个类型,即“前线人员”、“复合型技术人员”和“相关产业人员”。
以媒体、公关、广告等传播行业为代表的“前线人员”,让奥运经济在全球走在了最前面;其次,外语—法律、外语—金融、法律—金融等“复合型技术人员”保障了跨区域、跨文化、跨行业间的无缝沟通;再次,旅游、酒店、建筑、交通、文化等相关产业也是奥运经济的重要衍生行业,奥运对其起到的杠杆效应,往往直接作用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上。
信息技术与服务人才数量最多
以本届里约奥运会为例,在领英平台上搜索出的奥运相关从业者超过48000人,他们集中分布在信息技术和服务、市场营销与广告、体育等核心产业。同时,能源、管理咨询、建筑等相关产业,也同样汇聚了众多里约奥运相关从业者。在里约奥运相关从业人员聚集的前十大行业中,信息技术与服务人员数量最多,占比16.97%,这部分人大多从事奥运赛场IT设施搭建及IT支持等服务,可以看出里约想要通过此次赛事提升其在全球影响力的决心。
里约奥运会的相关从业人员多以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等专业人员为主。39.2%的从业者有着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其中不乏在力拓、IBM、淡水河谷等知名跨国企业的工作经历。聚焦到酒店行业,46%的里约奥运会酒店从业人员有着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并且拥有良好的从业背景,他们来自包括喜达屋、洲际在内的国际顶尖酒店集团。
建筑人才都是“老司机”
此外,尽管“比赛快开始了,竟然场馆还没有盖好”等批评声四起,在负责场馆建设的土木工程、建筑和规划等相关从业人员中,有35%从业者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奥运相关从业者的重要共性是投身于可持续性的体育产业。很多奥运会相关从业者在伦敦奥组委和巴西世界杯组委会有过工作经历,不超过1000名的里约奥运会从业人员也服务过2012伦敦奥运会。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的互通性和可持续性,为当下的里约奥运储备提供了重要的“奥运遗产”。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