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市民向南方日报报料称,白云区嘉禾望岗有多辆便民车,私自在车身喷印“治安巡逻”字样,并在车顶装备警灯。这些便民车为嘉禾街道和望岗村委所购买,本为方便居民出行,为何安装警用设备?笔者多次致电嘉禾街道相关部门,但并未得到回应。
2013年底广州市试点推广“社区便民车”模式,两年多过去,便民车仍然以一个模糊的身份存在。与此同时,便民车安全问题频出,肆意穿行、鸣笛被投诉扰民,经营上也多陷入困境。
对此,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解决便民车乱象的前提是在法律上给予便民车一个合法身份,以此明确管理责任主体。
是便民车,还是治安巡逻车?
6日,市民余先生报料称,白云区嘉禾望岗公交总站旁一些便民车,“化装”成“治安巡逻车”,以两元一次的价格拉客。余先生反映,“治安巡逻车”在拉客时用喇叭大声喊话扰民,并在行驶途中乱鸣警笛、拉警报,扰乱交通秩序。
8日13时许,笔者在嘉禾望岗地铁站周围走访发现,嘉禾望岗地铁站附近有多辆便民车。从外观上,这些便民车和平时见到的治安巡逻车没有什么差别。白色车身,车头上印着蓝色的“治安巡逻”四个字;挡风玻璃上挂着一块长方形的板,上面注明了该车的往返地,地名下面的括号内写着“上车两元”;车顶则装着一个警灯。
从与几名司机交谈中笔者了解到,便民车是嘉禾街道办和望岗村委共同负责的项目,今年初开通,已经运行了4个多月。目前共有16辆车投入运营,开通了三条短线,均从地铁站附近出发,分别去往西岭工业园路口、嘉禾农贸市场和白云区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辆车一趟载客10至12人,高峰期不到五分钟便坐满了乘客。
在嘉禾派出所群众快速报警点旁,一名正在候客的司机一边鸣着警笛,一边用车内喇叭喊着:“疾控中心,马上就走。”而一名司机甚至用喇叭大声地播放着音乐。
笔者询问司机,便民车是否平时会用于治安巡逻时,司机们称:“虽然车头贴了‘治安巡逻’的字样,但从来没有用作治安巡逻。贴了字、装了警灯,就是为了塞车的时候让别的车和人让路,方便通行。”司机们还告诉笔者:“这些车都做了登记、买了保险,全部是经过街道审批的。”
“那你装这些警灯不怕被查吗?”笔者问。司机肯定地说:“这些都是经过批准的。”
那印上治安巡逻、安装警灯究竟是不是经过嘉禾街道同意的呢?笔者多次致电嘉禾街道办事处求证此事,但对方表示拒绝回应。
扰民、安全无保障便民车问题不断
便民车在推出之初受到群众的称赞,短途出行选择便民车既便利,还可以解决“五类车”顽疾。事实上,2013年底,广州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关于全面治理“五类车”问题的工作方案》,当时提出了全面治理“五类车”的措施之一就包括推广“社区便民车”模式,以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路”的交通接驳问题。
但两年多过去,便民车的推广并没有相应的具体政策出台,管理上也陷入了“无人认领”的尴尬状态。而一些便民车的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扰民、不守交规、安全无保障却越来越令人担忧。
肆意鸣笛是便民车被群众投诉最多的问题。据媒体报道,白云区萧岗村中有便民车15辆左右,便民车在行驶过程中,一阵接着一阵的喇叭声便会响起。当地居民称:“最吵在上下班高峰期,便民车喇叭声音太大了,一般早上7时多就被吵醒了。”不少居民都对便民车乱鸣笛表达不满。
便民车的安全也让群众担忧。在天河东圃地铁站附近的居民表示,“便民车”两侧没有护栏,座位上也没有安全带,转弯的时候特别吓人,“旁边的汽车开得又快,万一撞上来就惨了”。
由于一些城中村的街道较为狭窄,但便民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较快,不少市民都认为,便民车与其它机动车辆混行,万一发生交通事故,质量较轻又缺少防护的便民车,很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的惨剧。
处境尴尬,便民车亟待规范
一直在关注便民车推行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便民车方便居民出行,“一举多得”,值得推广。至于目前呈现出的乱象,韩志鹏认为这只是部分区域出现的问题,但要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应当给便民车明确一个“身份”。
韩志鹏称:“现在也是有人管,不过便民车还处在一个初生阶段,免不了出现混乱的局面。管理是多层次的,但不能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胡刚则认为,便民车由街道这样的地区性行政机构直接管理最为合适,但交通部门也需要去统筹、监管。
这一点,广州市人大代表刘莲香也表达了相似看法。刘莲香也主张在政府、交委的整体规划下,由街道、村委去作为行政管理部门。
但刘莲香认为,目前来说,让便民车合法化太过周折,实际上“五类车”“最后一公里”这些问题应该是通过城市交通来加以解决的,便民车只是过渡阶段的一种解决“燃眉之急”的形式,交通完善到一定的地步以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一些小型公交车,在城中村、社区道路行驶是是没问题的,增设这样的公交线路以及公共自行车布点,在合法性和安全性上都比发展便民车更为可取。”刘莲香告诉笔者。
除此之外,管理部门还应当有具体的措施。“例如,保障安全性最重要的是要买保险和控制车速,没有安全带等设施的必须要加上去。”韩志鹏建议。
对于如何改善便民车经营不善,胡刚教授建议,便民车的运营主体不应被垄断,社区、街道、其他企业等等去运营都可以。“放开经营就能提高积极性,有竞争价格才会更合理,服务才会更好。政府只要做好监管工作,确保安全性、合理性。”胡刚说。南方日报记者 邓强 实习生 胡林(报料人:余先生 奖金: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