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上千元买一本“状元笔记”,您可愿意?上周末,淘宝旗下的闲置品交易App闲鱼开始推送状元笔记的拍卖。来自河北、贵州、辽宁、安徽、内蒙古等省区的6位省级高考状元,将听课笔记集中拍卖。然而这样的拍卖,却以多位状元提前退出、只有3份笔记成交的尴尬局面结束。
“状元经济”是近年来每到七八月份都会出现的现象。各地状元一出,请他们做访谈者有,请他们做代言者有,拍卖状元的笔记则引发众人吐槽。有网友感叹:高考状元被热捧,本来就怪怪的,现在更是与商业化融为一体,对功名利禄的肤浅追逐令现代素质教育尴尬。
吃惊
一份笔记竟卖3000元
上周五,很多用户打开闲鱼App时,界面自动跳出了“学神登场,拯救学渣”的广告。点击广告进入“高考状元笔记拍卖”界面,发现6位省级高考文理科状元笔记成了拍卖品,价格从200多元到3000元不等。叫价3000元的笔记出自贵州省文科状元之手,除了语数外三科的纸质版笔记外,这个拍品还提供了延续到高中毕业的咨询服务。
8月5日,6位从安徽毛坦厂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湖北黄冈中学等“高考名校”毕业的2016届高考省级状元,拿出了功课笔记,上网进行拍卖。由于今年高考中有26个省区市部分或者全部使用全国卷,所以这些状元们也有了对应的全国排名。河北省文科状元为全国文科第二,贵州省文科状元为全国文科第三,贵州省理科状元位列全国理科第四。他们拿出的笔记,有些是手稿,有些是复印件,一部分笔记在拍卖时还有“赠品”,可以附赠状元在线辅导或者邮件辅导等内容。
一份笔记能拯救“学渣”吗?对这次拍卖活动,闲鱼用户似乎不是很买账。底下近千条的留言里,对笔记本身内容的讨论并不多,调侃吐槽的倒不少。“状元想钱想疯啦?”有些用户甚至在留言区争辩起状元笔记该不该卖,火药味十足。
截至拍卖结束,这些状元笔记只成交了3份,而且都是底价成交。有3位状元不堪网友的评论压力,退出了竞拍。
质疑
学霸笔记没那么神
状元笔记到底好不好用?其实此前已经有部分培训机构推出过“学霸笔记”套餐。但去年曾经买过学霸笔记、刚刚结束高考的学生小周吐槽说:“本来想用它做知识补充,结果却是我帮它查遗补漏。”
摊开去年买回的学霸笔记,里头密密麻麻尽是小周自己补充的要点分析。她认为,这些师兄师姐的笔记虽然能帮助部分同学搭建知识架构,但效果因人而异。
也有网友在微博上声称,找到了状元笔记里存在的错误,调侃“状元也不过如此”。
日前有道云笔记也推出了“状元笔记第二季”活动,收集到了包括河北、山东、辽宁等11省的高考文理科状元笔记以及其他各省高分考生笔记。这些笔记都可免费下载保存。活动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希望通过公开分享学霸们的笔记,让更多考生从中受益。
对状元笔记拍卖,也有教育界人士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济南市万德镇中学教师曲征近日发文,力挺学霸们依靠知识赚钱的行为。他认为,这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主动获取收入能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学生也能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悲哀
“状元”沦为商家快消品
状元拍卖笔记为网络平台造势,广东一房地产商借着给状元送房打广告,山西一景区请状元骑马游园……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年年要求不炒作“高考状元”,但“状元”仍成为学校、教辅机构、企业争相追捧的“香饽饽”,庆功宴、颁奖会、商业活动等“状元秀”络绎不绝。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朝,“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尽显登科后的个人荣耀感。如今高考状元的商业化、明星化,则让青涩学子成了商家和部分市场化教育机构的快速消费品。他们的笔记、吃的保健品、上过的培训班、用过的电子教辅软件等都成了应试教育的“快餐”,而状元本人,也演变为完整利益链条上的“消费符号”。
针对这一现象,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分析,过分炒作高考状元对素质教育来说是恶性循环。“高考状元其实只是一次比较重要考试的第一名,炒作容易使部分高分考生产生浮躁心理,同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更强化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状元情结’和‘唯分数论’,这就与国家提倡的学生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背道而驰。”他表示。
记者注意到,此前多次传出高考状元从知名大学退学的消息,说明步入大学后,“状元光环”消失,所有新生都需要重新适应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重大转变。如果以更长周期来观察毕业后的事业发展轨迹,大部分状元也都泯然众人矣。本报记者 耿诺 实习生 洪嘉琳 黄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