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周评:股基业绩、发行齐回暖 8000家空壳私募被清理

2016-08-08 09:16 中国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基金周评:股基业绩、发行齐回暖 8000家空壳私募被清理

中国网财经8月6日讯 基金业绩随着股市温和反弹正在找回“状态”,7月份股票型业绩集体回暖,同时也带动了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经济参考报报道,7月当月股票基金平均收益为1.17%,7月普通股基平均收益为0.13%,53%的产品为正收益,最高收益为安信消费医药主题的8.13%。指数股基平均收益为1.59%,70%的产品上涨,最高收益为华夏上证医药卫生ETF的8.34%。此外,混合基金平均收益为0.02%,QDII基金平均收益为2.96%,固定收益产品方面,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为0.82%,二级债基表现差于一级债基。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7月份募集份额最多的基金为股票型基金,累计首募份额156.48亿份,占比34.10%,而6月份股票型基金募集份额仅22.12亿份,占比仅6.90%;债券型基金7月份募集份额144.56亿份,占比31.50%,两类基金是7月份募集份额最多的基金。

有业内人士表示,7月股指出现震荡回升,市场投资积极性得到一定刺激,因此配置偏股型基金募集的资金占比明显升高。

虽然股票型基金申购热情回暖,但基金公司的营销重点却依然放在了低风险基金上,货币基金、保本基金、定期开放债券基金依然是基金公司最热衷推销的产品。

而且,多家基金公司也在提升用户投资体验上下功夫,华夏基金开通了“定投通”服务、天弘基金也推出了“天弘爱理财”APP、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银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都推出了类似针对“小白”的“一键式”快捷理财服务。

不过,中小投资者这块“蛋糕”虽然在变大,但速度过慢且波动性大,未来只能作为公募基金的其中一项业务,基金公司未来或许将更多的精力投向“高净值”用户,因此类用户的市场依然超越了中小投资者。

日前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数据,截至2016年6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46.48万亿元。其中,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规模7.95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规模15.3万亿元,大幅超越公募的规模。

公募基金凭借其成熟的机制、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全面的产品线等优势,“路”越走越宽,而野蛮生长过后的私募基金则面临着大规模的洗牌,而第一轮洗牌正从基金业协会清理“空壳”私募开始。

中国基金业协会2016年2月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旨在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督促私募基金管理人依法及时展业、加强私募基金信息报送、强化相关高管人员的资质条件。

8月1日,空壳私募清理大限如约而至,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昨天公布的最新数据,第二阶段有超过7800家既未提交法律意见书也未在协会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机构,已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