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通报数起污染源监控弄虚作假情况

2016-08-05 09:04 财新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环保部通报数起污染源监控弄虚作假情况

(实习记者 张唯)2016年7月15日,环保部通报了2016年上半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数据弄虚作假案例,并要求各地持续保持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数据弄虚作假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

以杭州为例,2016年上半年,杭州市环境保护局等单位查办了8起典型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数据弄虚作假案件并依法予以处罚,公安机关对2起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维单位的共5名违法行为人、6起排污单位的共9名违法行为人依法行政拘留。环境保护部办公厅近日上述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数据弄虚作假的情况做出通报。

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2016年上半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数据弄虚作假的案例分为两类。一类是责任方为社会化运行维护单位的案件,共2件;另一类是责任方为污染源企业的案件,共6件。

8起案例中处罚金额最高的是浙江征天印染有限公司,被罚款人民币24.5万元。2016年3月,该公司利用废水自动监控设备采样监测规律,通过控制水泵调节二级水解池到好氧池的进水量,在自动监控设备采样监测时减少排水量且排放水质较好,待采样结束后加大排水量且排放水质较差,属人为故意自动监控设备监管,且存在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的情况。该公司一人被行政拘留。

稀释或偷换污染源是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数据弄虚作假的典型手段。本次通报的巨野县三达水务有限公司、长业水务有限公司和浙江龙达纺织品有限公司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5月16日,检查人员在排查中发现,巨野县三达水务有限公司采样管路被擅自引入封闭的生物指示池内,采集指示池内的稀释水样进入在线分析仪器,属私接暗管,人为干扰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该公司被处罚款人民币10万元,一名相关人员被行政拘留。

同样人为改造污染源的还有长业水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氨氮自动监控设备内发现带有液体的矿泉水瓶,且自动监控设备的取样管被拔插至矿泉水瓶中。该公司两位员工被行政拘留。浙江龙达纺织品有限公司直接用一根黄色软管注入自来水,致使自动监控设备采集到的样品经过稀释,监测数据严重失实。

除了干扰污染源,篡改数据采集仪程序、擅自修改自动监控设备参数也是常见的违法案例。杭州旭东升科技有限公司篡改数据采集仪程序,擅自将数据采集仪软件设定为:超过400mg/L浓度的监测数据自动用以前不超过400mg/L的监测数据代替,致使COD水质在线监测仪测量值与污染物自动监控系统上传至环保部门的监测值不一致。日照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氨氮自动监测设备斜率由1修改为0.5,超出正常范围,触发动态管控系统报警,斜率的修改导致企业排水氨氮自动监测数据降低。

责任编辑:张博(QF00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