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明厨亮灶 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2016-08-02 13:38 福建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明厨亮灶,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近两个月来,厦门文化艺术中心餐饮一条街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凉菜间、粗加工间、烹饪加工间、洗消间等关键区域实行视频监控,什么样的食材,师傅怎么做,厨房干不干净,食物加工流程一目了然,通过电子显示屏同步传送到餐厅,客人坐在大厅等候美食上桌的同时,可以静看美食的诞生。人们称之为“阳光厨房”。

阳光厨房在厦门并不鲜见,多年前,南湖公园沿街一家餐馆就实行开放式厨房,透过玻璃橱窗,消费者可以直接看到 食品制作的全过程。然而这次厦门推行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餐饮一条街纳入视频监控的大小餐饮店20家,覆盖了各种餐馆、饮品店等,还成为创建福建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的先行先试街区。

在岛外海沧,学校食堂也同步推行“明厨亮灶,阳光厨房”工程,家长通过手机APP或电子显示屏就可以实时看到孩子学校厨房里各个环节的操作情况,实现“零距离”监管,目前首期已有天湖幼儿园、东孚中心小学及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等3家学校食堂安装监控设备,成为“阳光厨房”。

这些举措赢得不少人点赞。食品监管部门表示,推行“阳光厨房”,变事后监管为事中监管,这是对保障百姓知情权、参与权的有益探索,让消费者有权利知道,自己到餐厅进餐,吃得是否卫生干净。另一方面,敞开式厨房也有利于社会各界对餐饮服务行业行使监督权,所有的食材从进场、清洗、切割到烹饪全过程,食客都可以一览无遗;此举也有利于行风监督员的明查暗访。监督权的提升,无疑将敦促餐饮从业人员更加自律,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推行“明厨亮灶,阳光厨房”工程,企业虽然在这一环节增加了成本,但无疑提升了企业透明、诚信的社会形象,也在无形中提高 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可谓一举多得。

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而言,在食品安全法深入人心的当下,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如何做到信息化、社会监督如何透明化、食品加工流程如何规范化,要做的工作很多。阳光厨房工程的推行,厨房内的烹饪间、切配间、消毒间、面点间、食品仓库等场所通过视频资料和存储录像,还可以实现错时监管,从而确保全程监管。

当然,从“厨房重地,闲人勿进”的神秘,到如今的厨房敞开、全程监控,我们在叫好的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维护消费者知情权的努力,这才刚刚开始,从外地的实践看,阳光厨房的推行,有许多值得借鉴和改进的地方。

广州前几年有30家酒楼餐厅安装了厨房直播系统,其中一家餐厅,就有消费者质疑,视频中传来的厨房画面,被始终定格在一个固定位置,摄像头也没有旋转,或者多角度监控,市民觉得还是不够透明。更有市民认为,餐厅死角的位置更应该放开,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而且,到底是实时直播还是录像播放,同样有人表示异议。

对于广州市民的这番质疑,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餐饮安全监管处处长吴有声一语点出了“明厨亮灶”推广面临的两大难题,一是没有可供参照的相对成熟的统一标准,二是缺乏国 家法规在行政处罚方面的规章支持。

吴有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阳光厨房”的探索,很多地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多大的店要装多少个摄像头,哪些环节需要装,在哪个角度装才符合餐饮现场加工控制的规律,达到最好的监控效果,这都需要考虑。”此外,对商家商业秘密的必要保护,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如何监管的难题,也在考量的范围之列。

从厦门的实践看,已经将公众的这种顾虑部分考虑在内。以海沧为例,这里的学校食堂后厨安装的是多角度的摄像头,确保厨房的各个角落都能够毫无保留地展露在公众面前。其装备的卫生监控系统还具备多项附加功能,个别监控器上还配备了温控器,主要设置在仓储空间,对食品储存的温度标准进行严格的监控。此外,燃气浓度报警也是一大特色,当厨房燃气浓度达到设定的数值时,监控器将发出报警声,提醒操作人员做好相应安全措施。

阳光厨房还应加大推广的力度。市民吴先生就对记者表示,在文化中心餐饮一条街搞“阳光厨房”,这里不是商业最密集的地方,也算不上是厦门旅游的中心窗口区域,如果能够在厦门的地标地段,比如中山路、轮渡、鼓浪屿这些地方的餐厅等大力推行“阳光厨房”,对于厦门的城市形象提升无疑有更明显的作用。有市民呼吁,应该在全市更多的餐厅、酒楼、高校、学校食堂更大范围 内地推行“阳光厨房”,这样才能起到更大的示范作用。

据了解,海沧区今年将投入300万元推行“明厨亮灶”工程,计划在全区20家公立中小学(园)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完成安装“明厨亮灶”卫生监控系统。厦门市2015年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6条、示范店88家。2016年,全市6区至少还将各推出两条示范街。

无论如何,推行“阳光厨房”,让餐饮业在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双重监督下,让食客来得安心、吃得放心,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陈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