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热衷省时省力又省钱的海淘和代购。不用出门,动动手指就能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价格比专柜要低得多,而且号称质量要比国内同等商品好得多。但事实上,很多人发现,这些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海外商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究竟是这些商品的销售商夸大了优点,还是另有隐情呢?本报记者通过调查走访,为您抽丝剥茧,探寻其中奥秘。
高利之下:有些“宝贝”炒红了
吴女士的先生在日本工作,吴女士偶尔会去探亲,每到这时候,就会有同事让她帮忙捎些日货回来。吴女士特地找了日本朋友帮忙采购,日本朋友告知,有些商品并不十分好用,价格较贵,不是热销商品。吴女士当时就蒙了,因为来日本前她也做过功课,这些的确是国内代购卖得非常火的商品,为什么到了日本反而没名气了呢?
据有多年代购经验的郭女士介绍,代购行业内会“炒商品”,“炒商品”就是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商品,经过宣传“炒”成一个火爆的热卖商品。原因就是现在境外游的人非常多,国外热卖的产品大家都了解,代购的利润非常透明。代购们想多获利润,就会选一款知名度低、价格低的商品,经过宣传后使之名声大噪。
虽然这类商品的确是海外商品,但并不是热卖、爆款、断货商品。
水土不服:海外代购遇尴尬
辨识了假货、绕过了“炒作商品”,为什么到手的海外品牌还是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呢?
以保健品为例,现在国内很多人喜欢从澳大利亚、新西兰代购保健品,但是澳大利亚几乎一半的保健品都是“随餐食或饭后立刻服用”,如果不按说明服用,吸收效果将大打折扣。抛除服用方法,外国人与国人的饮食习惯不同,各自所缺营养元素也不同,国外生产的健康食品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多是外国人所缺的。
除了保健品,内衣、鞋子、化妆品等商品在海淘时也常常遭遇尴尬。例如,有一款品牌文胸,泰国的售价大概是国内专柜的5-6折,不少人在专柜试过尺码后就选择在泰国代购,但是收到的文胸尺码却不适合。由于泰国女性比较小巧,供应泰国的这个品牌内衣相比国内尺码偏小。由于代购商品无质量问题通常无法退换货,所以内衣只能放在衣橱里闲置。
还有最近发生的事儿。蚊子越来越多了,很多人从国外代购回来比国内价格略高的驱蚊液、驱蚊药膏、驱蚊贴和驱蚊手环等,这些商品被冠以“纯天然有机成分,无添加、无激素,可以防蚊、止痒、消肿”的广告语,同时打出“国外有对婴幼儿驱蚊产品的强制标准”的名头。然而由于国内外环境不同,蚊子的品种也不同,这些防蚊商品来到国内就不灵了。
由此可见,外国的月亮不一定就比中国的圆,中国的老干妈、大宝、华为、小米、美的、海尔等品牌在国外也做得风生水起,国外悄悄地刮起了一股中国风。所以,大家不妨多关注一下身边的商品,避免舍近求远买到不适合自己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