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再次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同时将中国今年GDP增长预期上调了0.1%,这是今年IMF第二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同时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英国“脱欧”拖累全球经济
IMF认为,英国“脱欧”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下行风险,因此,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了0.1个百分点,降至3.1%和3.4%。
今年4月,IMF曾将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0.2和0.1个百分点,并唯独将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至6.5%和6.2%。7月19日,IMF再度上调中国今年GDP增长预期0.1个百分点至6.6%,并维持明年增长预期不变。上调原因主要是中国近期相关经济举措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开支和信贷增长,有助于改善增长前景。
IMF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主任布斯特菲尔德称,2016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呈现复苏的迹象,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超出预期,部分商品价格恢复,促进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复苏,IMF原本有意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然而,6月23日的脱欧公投的结果打乱了计划。
IMF在报告中指出,发达经济体受英国“脱欧”影响最大,经济前景恶化,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前景将保持稳定。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预计增长1.8%,较4月份预测值分别下调0.1%和0.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明两年预期增速分别为4.1%和4.6%,与此前预测相同。
在发达经济体中,英国增长预期的下调幅度最大,今年经济增速下调0.2个百分点至1.7%,明年下调0.9个百分点至1.3%。
IMF建议强化降低贫富差距政策
世界各经济体自上次金融危机以来复苏程度不一,英国“脱欧”事件又对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挑战。IMF建议,过去各国过于依赖货币政策,而财政政策与结构性改革明显不足。未来需要增长友好型的财政政策、考虑周全的结构性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互为支撑,各国尤其要强化着眼于实现收入平等、降低贫富差距的政策。
IMF表示,中国近期的政策支持使经济前景有所改善。2015年央行五次下调基准贷款利率,财政政策亦转为扩张性,基础设施支出回升,信贷增长加快。考虑到中国与英国的贸易和金融联系有限,英国“脱欧”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可能有限,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测值已经计入了英国“脱欧”对中国增长大约0.1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其结果仍然上调0.1个百分点。
恒生中国环球市场业务主管黄伟鸿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1月环球市场剧烈震荡,IMF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比较谨慎,经过半年的观察,形势好于1月份预期,目前上调至6.6%的水平与基本面较为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