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2月宣布诚通集团、中国国新控股两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之后,国资委7月14日在一个媒体通气会上宣布了另外7家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企业。它们分别是神华集团、宝钢、武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和保利集团。在此之前,国资委已经在中粮集团和国投公司进行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并在24个省级国资委改组组建了50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另外在此次通气会上,国资委提出要抓紧做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和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的设立工作。
诚通集团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之一,在5月发布的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中,披露了关于成立“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的事项。诚通集团已经成立了诚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未来将通过设立母、子基金的方式设立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为国企转型升级、整合重组、去产能、清退僵尸企业等方面提供支持。基金同时还将支持国有企业重点项目投资、兼并收购和海外投资、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等。本次超短融资券的发行规模为10亿元,诚通集团还计划在7月发行45亿元中期票据和55亿元公司债。
据诚通集团披露,其设立的专项基金总规模达3500亿元,首期募资1000亿元,诚通集团及其他中央企业出资占比60%-75%,社会资本出资占比25%-40%。据财新记者了解,国新控股也正在筹划相关基金参与国企改革和资本运作。
国资委有关人士在14日的通气会上透露,目前有5组10家中央企业的重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还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中央企业户数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完成的央企重组案例包括南车和北车、中远和中海、五矿和中冶以及武钢和宝钢的重组。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上作报告指出,中央企业的数量已经从2012年底的115家调整到目前的106家,国有资本更多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集中,国有资产在军工、电信、民航、能源等重要领域占比达到90%以上。
国资委7月14日的通报,还介绍了央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方面的数据。截至5月底,中央企业粗钢产量、玻璃产量、电解铝产量分别同比下降5.9%、17%和24.1%,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17.4和22.4个百分点。国资委还通过组建中央企业煤炭资产平台公司的方式,在煤炭行业推进去产能工作。
此外,截至今年5月底,中央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存量资产所获得的转让收入为321.68亿元。肖亚庆在人大常务会议上称,国有企业要通过进场交易、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低效无效资产稳妥有序退出,加快退出长期亏损、产业前景不明、缺乏控制力的资产,推进“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工作。自2012年以来,中央企业通过产权市场处置低效无效资产10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