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之后小心带状疱疹

2016-07-14 19:50 沈阳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入夏之后小心带状疱疹

夏至以后,天气温度骤然升高,湿热天,皮肤上的毛孔汗腺处于张开的状态,细菌、病毒很容易侵入,引发各种皮肤病。记者从沈阳市中医院了解到,眼下带状疱疹进入高发期,专家提醒,夏季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让病毒有机可乘。

带状疱疹亦称“缠腰火龙”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会出现水痘。

“患者在腰间、胸胁、头面部出现红色簇状红色疱疹,伴有疼痛,夜不能寐。这就是带状疱疹。”赵均主任介绍,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汗,身体消耗大,劳累体虚,又感受湿热之邪,着急上火,湿热毒盛,肌肤失养,都可导致本病。病毒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而引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可遗留神经痛

赵均介绍,发疹前的典型症状有轻度乏力、低热等,患处皮肤会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潜伏期7—10天,很快出现潮红斑,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疱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在皮损消退后,仍遗留疼痛。进入带状疱疹后遗症期。

中医特色疗法可治疱疹

1、针刺法 选取皮损所在神经节段的华佗夹脊穴,围刺皮损部位,能够起到截根止痛、控制皮损发展的作用

2、刺络放血拔罐法 具有排毒止痛、敛创生肌的作用

3、生肌止痛膏 选用血竭、乳香等制成药膏,涂抹患处,具有生肌止痛的作用。

疹后期

1、针刺法 舒筋通络、活血镇痛

2 、艾灸活血止痛法 选用艾灸条灸啄痛点,益气化瘀、温经止痛

3、活血止痛液 选用元胡、三棱等制成止痛液通过离子导入于患处皮肤,活血通络、镇静止痛

4、活血止痛膏 精选乳香、没药等制成药膏外敷于皮损部位,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疗效

带状疱疹应该如何预防

由于带状疱疹容易侵犯疲劳、免疫力低的人群,以及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身体体质也很重要。建议适度、规律地锻炼身体,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同时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近年来,由于时常熬夜、过度疲劳,导致带状疱疹在年轻人中的发病比例有所增高,赵均提醒青壮年人群,也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让病毒有机可乘。

 

责任编辑:凤凰(QL0003)  作者:杨主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