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高回报当诱饵 诈骗得手后玩失踪

2016-07-14 10:24 燕赵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收藏品高回报当诱饵诈骗得手后玩失踪

涉案多起,20多名受害人上当受骗,涉案金额60多万元。昨日凌晨,随着另外3名嫌疑人的落网,一个以销售收藏品赢高额回报为诱饵的诈骗团伙被裕华公安分局东环刑警中队打掉。

今年3月,裕华公安分局东环刑警中队接到群众举报,称自己通过某收藏品销售公司购买了邮票等收藏品,原本等待该公司在规定日期将收藏品回购,但是该公司却“消失”了。就连当初负责联系客户的业务员也都一并人间蒸发。初步判定这是一起收藏品诈骗案件之后,办案民警从所谓的某收藏品销售公司入手开始调查。

民警首先抓获了该收藏品销售公司法人郝某。郝某交代了自称“李朗”的公司负责人的真实身份以及其体貌特征,给警方的进一步行动提供了方向。7月12日,犯罪嫌疑人赵某在石家庄火车站东进站口检票进站时,被石家庄市裕华公安分局东环刑警中队民警抓获。在审讯中,他对自己的诈骗行为供认不讳,并交代自己的同伙朱某、王某居住在石家庄市裕华区金马小区出租房内。昨日凌晨,民警将朱某、王某连同业务员张某一并抓获。

审讯得知,2015年6月初,主要犯罪嫌疑人赵某伙同朱某、王某在同事郝某不知情的情况下,盗用其身份注册了收藏品销售公司,实际上郝某也是受害人。该团伙利用虚假身份“李朗”、“王志杰”等对外招聘员工,以公司搞活动为名让业务员通过拨号软件联系客户,吸引客户来到公司本部,借机向其推销龙门石窟、乐山大佛的邮票、字画等收藏品。他们以165元至750元的价格将收藏品卖给客户,并承诺客户将在3到6个月之后,以高于销售价格80%至150%的价格进行回购,以此让客户受益。为了获取客户的信任,在第一次卖出收藏品之后,赵某等人以高于售价20%左右的价格将其回购。在获取客户信任后,赵某等再一次售出邮票等藏品。这一次,他们没有对藏品进行回购,而是在2015年11月将公司资金彻底撤走,并卷款逃跑。

据了解,此次诈骗涉及受骗群众20余人,诈骗金额30多万元,受骗的群众大多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据嫌疑人王某交代,他们三人均是初犯,高中文化。主犯赵某曾在北京打工时了解到收藏品推销行业有利可图,因此回老家沧州纠集好友朱某、王某等来到石家庄进行诈骗。王某说,最初并不知道这种行为是诈骗,当感觉事情“不对劲”之后,又碍于“哥们”情义,不能再退出,此次诈骗他分了不到8000元,却赔上了自己的前途。

在此,石家庄市裕华公安分局东环刑警中队高警官提醒广大市民,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在利益面前要保持理智,不能被蝇头小利所蒙蔽,要注意自身的财产安全。昨日,赵某、朱某、王某、业务员张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拘。(记者 董世杰 通讯员 樊戬)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