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商战连绵不绝,小道消息充斥其间。近日有港媒报道称,万科正与美国黑石集团进行秘密交易。对此,万科今日(7月12日)发布公告作出解释:此前已有披露与黑石的潜在交易,这宗交易不涉及股份发行,也不属于深港两地交易所规定必须披露的交易。
上周五(7月8日),香港财经媒体《港股策略王》援引一封匿名信称:万科(000002.SZ/02202.HK)与黑石正在进行一宗收购价为130亿元的秘密交易,万科计划收购一个新平台,未来万科高管即使被辞退,也仍可继续以同班人马运作。匿名信认为,管理层这种行为涉嫌以公司资金和资源来满足个人利益,有损整体股东利益。《港股策略王》创刊于2014年12月。
针对前述媒体报道,万科今日公告回应称,关于与黑石的潜在交易,此前已有披露。
据财新记者查阅,万科先后于7月1日、4日在深交所和港交所披露:黑石关联企业管理的黑石基金,持有一家中国大型商业地产平台公司(下称A公司)的多数股权,万科计划并购这些股权,2016年1月起双方即开始洽商,万科董事会亦于6月21日审议通过相关交易议案。具体细节为:万科下属全资子公司将与合作伙伴成立有限合伙制基金,作为联合收购平台,收购黑石基金及A公司其他股东合计持有的96.55%股权。这宗交易也是独立董事张利平回避表决的理由。(详见财新网报道“万科:张利平符合独董任职资格” )
万科今日公告补充道:经过评估及各方协商确定,A公司96.55%股权价值约为128.70亿元,万科全资子公司拟投向联合收购平台的资金为38.89亿元。这宗交易不涉及万科股份发行。而且,这宗交易适用百分比率均低于5%,并不构成在两地交易所规则下必须披露的交易。目前,万科尚未就此次交易订立任何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停牌长达半年的万科A,下跌预期强烈,7月4日复牌开市后即迎来两个跌停,引来各路游资入局厮杀,高抛低吸套利。此间,各路传言虚虚实实,目不暇接。分析可知,其中不少消息意在稳定或推高万科股价。
例如,微信近日即有流传消息称,华润与深圳地铁将溢价收购“宝能系”所持万科股份,之后分列第一、第二大股东,万科将变为国有控股企业。针对这一传闻,深交所已于7月8日下发关注函,要求万科向华润、深圳地铁、“宝能系”核实后,说明传闻是否属实。
万科股价下跌,大股东“宝能系”资金压力不小。目前已完成五次举牌的“宝能系”持股25%,其中高达9.94%的股份是通过资管计划间接持有;剩余部分由钜盛华、前海人寿直接持有,分别为8.39%、6.66%。这些资管计划在股价下跌之时面临巨大平仓压力,若要保证不被平仓,“宝能系”就必须随时准备好追加保证金(详见财新网报道“宝能系限售制约平仓止损 多家金融机构风险陡增”)
“宝能系”也在四处筹钱。据财新记者梳理,“宝能系”近期计划再募集230亿元公司债,但发债计划仍待批准。过去几年,交易所放宽公司债发行门槛导致风险加剧,近来已有收紧之势,加之当下万科之争白热化,发债能否成行存有变数。目前,“宝能系”已获批发行的债券合计80亿元,分别为旗下深业物流6月末获批的50亿元私募债,以及宝能地产2015年12月获批的30亿元债券。
值得注意的是,深业物流50亿元私募债第一期23.8亿元,已于6月底发行完成,但第二期26.2亿元临时取消发行,知情人士称这与交易所审慎态度有关。(详见财新网报道“宝能系26.2亿元私募债发行中断”)
自复牌至今,万科A累计跌逾25%,市值蒸发近700亿元,今日收跌0.82%,报18.12元;万科H收涨1.01%,报16.04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