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新蓝领”把彩票当理财 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接纳度高

2016-07-12 17:40 羊城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在城市工作的二代农民工比同龄的大学生消费更“理性”。7月11日,蚂蚁金服商学院、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清研智库发布中国首份《新蓝领财商认知及行为调查报告》,该报告首次披露了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新蓝领”阶层的财商状况,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二代农民工对管理金钱能力远超他们同龄的大学生群体。不过,蓝领青年对理财风险认知还存在偏差,五成多新蓝领偏好购买“没有风险的理财产品”,但又有近五成蓝领把购买彩票当做理财。

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接纳度高

《新蓝领财商认知及行为调查报告》调查了5110位15-25岁的新蓝领青年,参与本次调研的新蓝领青年从事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产品与服务销售、生产制造和旅游服务业。

从调查结果可见,90后新蓝领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接纳度很高,近八成(77.5%)新蓝领家庭接触过银行理财产品,近六成(56.6%)认为互联网金融给生活带来便捷,有四成多(44.8%)有计划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或服务。

不过,新蓝领青年对“钱”这件事存在不少误区。五成以上的90后新蓝领青年认同“不借款,不欠债是最好的理财”、“理财是有钱人的游戏”,同时,五成多(54.0%)新蓝领偏好购买“没有风险的理财产品”,但又有近五成(48.7%)将购买彩票当做理财。与此形成对应的是,此前该项目组进行的大学生财商调查显示,四成大学生偏好通过炒股理财。

管理金钱意识强 投资意识淡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金钱的能力方面,蓝领比大学生要成熟,但自我投资意识淡薄。调查显示,八成以上(80.5%)的新蓝领对消费能够做到心中有计划。相比选择消费“没有计划,随心所欲”的大学生占到近四成(39.2%),而蓝领青年群体该项选择仅8.9%,但在消费占比中,与大学生群体相比,新蓝领自我投资意识薄弱。数据显示,60%的大学生消费支出为“自我充电”,而此项中新蓝领只有16%。

调查显示,六成以上(67.5%)新蓝领最希望获得“理财知识与方法”,44%的受访者则希望了解财富故事和成功理财案例,还有39%的受访者希望了解靠谱的理财产品。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主任赵曙光教授认为,从调查来看,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新蓝领”阶层财商素养还很欠缺,接触财商教育的机会非常匮乏。他建议国家的金融科普体系应该覆盖到新蓝领阶层,建立政府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支持、社会组织参与、高校和技校、职业培训机构输出的财商教育体系,从而帮助新蓝领阶层更好的市民化。(记者莫谨榕 实习生汪芮宇)

责任编辑:李孟鹏(QN00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