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夏季,脑海中充满了各种美好。可以穿漂亮的裙子,可以三五成群在路边砸地摊喝大扎啤,还可以尽情的去海边冲浪、晒日光浴……夏天,在“潇洒”的同时,还是一些疾病入侵的最佳季节,比如结石。记者了解到,夏季还被成为“肾结石季节”。专家说了,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结石易发于夏季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腹部总是很疼,一开始没当回事,后来去医院一查,原来得了肾结石。”市民张先生是一家国企的职员,说起患病的经历,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已经得到好转,但心里依然很疑惑。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其实像张先生这样的病患有很多,尤其是夏季。我市某医院中医科专家告诉记者,夏季往往出现闷热高温天气,人很容易出汗,这时候若做些运动,更会汗如雨下。身体通过汗排出水分,必然会造成排尿量的减少。排尿的减少,又会造成肾脏、膀胱和尿道出现尿液浓缩、缺乏冲洗的问题。加之夏季暴露于阳光下的时间较长,紫外线照射皮肤使得体内维生素D和维生素A合成增多,从而促进小肠吸收钙离子,尿液中排泄钙增多,尿内结石物质易产生结晶核,最后形成结石。因此,夏天最容易出现肾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发作的情况。
多汗者易得结石
至于哪些人群比较容易得结石,临床上也有一些统计。多汗者,人体汗液蒸发过多,使尿液浓缩,容易形成结石,特别是夏季;慢性代谢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尿路梗阻者,因尿液郁积、尿路感染,容易出现肾结石;疾病因素导致高血钙或高尿钙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骨折、瘫痪、溶骨性骨肿瘤等,可使尿钙增高,容易形成肾结石;久卧病床的老人或老人骨折后,容易使血钙增高,进一步造成尿钙增多,形成肾结石;既往患过肾结石者,5年内肾结石再发率高达50%。
预防结石您应多喝水
据专家介绍,其实结石没有想象的可怕,只要平时养成好习惯,即可有效预防结石的产生。
多喝水——
“喝水本身既是最好的预防结石办法,也是最好的辅助排石办法,直径在0.2至0.3毫米的结石都能通过饮水排出体外。”专家指出,早起一杯水很重要,最好避免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也可以在家里装个净水器,降低水质离子含量。
晚餐早点吃——
据了解,排钙高峰期常在进餐后4至5小时,晚餐时吃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使尿中的钙量增加,若晚餐过晚,当排钙高峰期到来时,人已入睡,尿液便潴留在输尿管、膀胱等尿路中,使尿中钙不断增加,逐渐扩大形成结石。
多跳绳——
多运动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输尿管蠕动,从而将小的结晶(形成结石的核心)排出体外,较直接的运动例如慢跑、跳绳等都能有效预防结石的产生。像白领一族在办公室工作两个小时左右,最好能站起来做些放松运动,像跳绳那样跳几下就行。
喝玉米须茶——
玉米须含有一种多糖成分,有泄热利尿的功效,可治疗尿路或膀胱结石,对胆结石也有一定的作用。有临床实验证明,玉米须煎水服用可治疗尿路结石。取玉米须50克,加水煮开,当茶水频频饮用,坚持一个月。
喝枸杞水——
适量的枸杞多糖(枸杞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可减少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而且无论是冲泡还是煎服,都能起到抑制肾结石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