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吉列留学公司,这个在留学行业里响当当的公司,在市场的冲击下日子越来越难过。北京商报记者调查获悉,金吉列现在成了“私活”工厂,顾问工资低,忙着接私活;内部恶性竞争、互联网留学公司的高薪引发高离职率;固守中低端留学中介业务,不做产业链延伸等等,这使得金吉列进入困局。
“私活”工厂
近日,自媒体“我叫MKT”曝出金吉列高管因“私推”增值服务等违反公司规定被辞退,以及其他高管纷纷离职的事件。金吉列怎么了?众所周知,金吉列留学顾问的专业性为业界所看好,然而,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留学顾问纷纷接“私活”,金吉列成了“私活”工厂。
北京商报记者从金吉列内部获悉,除像“私推”雅思、托福语言考试培训等增值产品外,顾问对公司主要业务也把守着自己的小“阵地”。一位熟悉金吉利的业内人士坦言,金吉列内部员工从顾问到文案,接“私活”的工作人员屡禁不绝,俨然变成了一座“私活”工厂。
“私活”的操作方法是,在处理已经获得一定信任或由个人关系推荐的客户时,顾问会拿出更低的价格给客户,而这种交易不通过公司签约,由顾问私自操办,从最初的择校到申请材料准备再到签证入学的过程,由顾问以及负责文案等其他环节的公司内人员私自完成,这些人从收取的费用中得到一定比例的分成。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金吉列共有超过2000名顾问,大概是其他职位总人数的4-5倍。留学顾问对于个人收入的不满,成为接“私活”的直接原因。
接私活对金吉列公司和对行业的危害都很大,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缺失了公司品牌以及合法中介资质的保障,消费者在通过这种方式消费留学服务时,遇到申请材料造假,甚至伪造申请成功回执等欺诈行为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尤其是一些没有与中介机构合作的名校,假申请材料出现的风险更大。
由于留学顾问对客户资源的获取大多要以公司平台作为品牌信誉基础,频繁接“私活”的顾问影响公司营收,还使得金吉列声誉受损。业内人士认为,“私活”业务不仅腐蚀着金吉列留学公司,也腐蚀着偌大的留学市场。
离职频繁
专业的顾问是留学中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顾问是龙头”的口号在金吉列喊了多个年头,但随着房租成本、人力成本的上涨以及同质化竞争规模变大,金吉列等传统留学中介依靠销售顾问疯狂逐利的脚步被迫放缓。不愿意接“私活”的留学顾问,把目光转向了互联网公司。
顺顺留学的张杨曾经对媒体说,引入了合伙人制,留学顾问的工资提高了至少10倍。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只是公司高管,在金吉列内部,普通顾问的流动性也非常大,一位接近金吉列的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内部公告中,几乎每天都有顾问宣布离职,即使算上新招入的员工,与2014年相比,金吉列顾问的数量约减少了20%。一位通过金吉列申请出国读研的李同学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与金吉列签约之后,短短半年多时间换了3位顾问老师。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业绩为王”的竞争压力下,留学顾问经不住互联网留学公司高薪的诱惑,纷纷选择跳槽。
在不同部门之间,也同时存在着隐性矛盾。例如,市场部人员将未经手顾问的客户资源高价倒卖给其他机构或个人顾问,由于公司内顾问大部分资源是通过市场部得到,这样一来,反而自己公司顾问手中拿到的是“二手数据”,有效性大打折扣,直接对其个人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正是因为这些管理缺失下的“猫腻”,致使技术简单的运营体系更容易变得“复杂”起来,甚至形成许多利益小团体,而未入局的人将难承受销售压力被迫退出。
上述接近金吉列的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一些海外留学生归国后进入金吉列。其中一位曾在该公司工作过的文案顾问向他吐露,出国时所有流程都由自己完成。他有过留学经验,对文案书写、报申学校颇为擅长。由于在公司的文案业务量要看销售顾问派给多少,因此,如果他没能进入顾问的“小圈子”,导就致绩效非常少,最后迫使他离职金吉列。业内认为,内部人员流失和流动的普遍、内部斗争加剧以及顾问“私揽”客户行为屡禁不止,这些造成最初为疯狂逐利打造的体系在金吉列内部形成恶性循环。
业务单一
据消息人士透露,为降低房租成本,自去年起,金吉列一直筹划将位于国贸商圈的金吉列总部搬往通州区。
而作为首批获得教育部资格认证的留学中介机构,金吉列等早期行业龙头在政策上的优势也在逐渐减小。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该决定包括“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这也就意味着留学市场在工商登记的范畴上,这就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从而提高了更多创业公司的存活几率。现在,金吉列等传统留学中介面临的竞争更加严峻。上述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北京金吉利总部已有许多员工跳槽到了以App为基础、新型利益分配模式的顺顺留学。
老查留学创始人老查认为,随着中国学生的英文水平不断提高,家长了解的留学信息逐渐增多,学生和家长对留学服务本身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只是简单办理手续愈发不能体现中介机构的价值,传统留学机构的中介模式已经不符合整个市场的发展方向,只能慢慢走向衰落。
在老查看来,留学行业需要向留学咨询和留学教育的高端服务化转型。比如给学生早期规划、提前四年签约、培训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课外活动等,高端留学服务周期较长,通常在1-4年。他认为,如果金吉列的留学中介业务增长继续放缓,应该会去做这样的转型。就目前来说,这种高端服务是金吉列这样的机构暂时没有办法做到的。金吉列的运作模式是基于院校代理的,大部分是为中低端客户服务。
现在一些互联网留学已经开始拓展产业链,近日51offer宣布推出语言培训产品,但是,就目前看来,金吉列依然停留在单一依靠销售顾问的山坡上,并无转型动作。当北京商报记者采访金吉列市场部相关人士,问及公司发展规划时,相关负责人回复高层在外地学习,沟通不畅。在业内人士看来,金吉列应该寻求转型,或是建立二次创业小分队,或是并购专注留学语言培训以及后期服务的其他机构。如果没有,其下坡路将会越来越陡。
北京商报记者刘亚力左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