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综合报道 用老北京的一句俗话“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怨不得别人,来形容6月北京的肉价走势,再合适不过了。6月,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价从高点转入下行通道,正是由于肉价前期被人为提高,产生了泡沫,造成基础的垮塌,才有了肉价的硬着陆。数据显示,6月1日,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每斤12.85元,6月30日的价格为11.00元,月末比月初下降14.40%,本期《生鲜道》将详细分析2016年6月份猪肉价格走势。
6月肉价从高点转入下行通道
新发地市场6月份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继续保持在高位,并且进行大幅调整,调整的方向是逐渐转入下行通道。6月的前半月,肉价波动下行,降幅较小;后半月大幅波动,快速向下。
6月1日,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2.85元/斤,6月30日,价格是11.00元/斤,月末比月初下降14.40%。月末的价格比去年同期的10.38元/斤上涨5.97%。
月内的最高价是13.08元/斤(6月19日),比5月份的13.28元/斤下降1.51%;比4月份的12.58元/斤上涨3.97%;比3月份的12.48元/斤上涨4.81%;比2月份的13.25元/斤下降1.28%。
月内最低价是10.95元/斤(6月24、29日),比5月份的12.40元/斤下降11.69%;比4月份的11.95元/斤下降8.37%;比3月份的11.05元/斤下降0.90%;比2月份的10.93元/斤上涨0.18%。
月内的最高价比最低价高出的幅度为19.45%,波动的幅度明显大于5月份的7.10%。
2016年6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加权平均价是12.18元/斤,比5月份的12.84元/斤下降5.14%;比4月份的12.27元/斤下降0.73%;比3月份的11.71元/斤上涨4.01%;比2月份的11.51元/斤上涨5.82%。
5月份的整体肉价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点,6月份的价格已经从高点转入下行通道,月环比有5.14%的降幅,降幅是比较大的。
2016年6月份的价格比2015年同期的9.42元/斤上涨29.30%;比2014年同期的8.07元/斤上涨50.93%;比2013年同期的9.13元/斤上涨33.41%;比2012年同期的8.87元/斤上涨37.32%。
压栏惜售加剧毛猪供应的紧张形势
2016年6月份日均上市量为1454.7头,比5月份的1533.68头减少5.15%;比4月份1527.33头减少4.76%;比3月份的1626.77头下降10.58%;比2月份的1449.42头增加0.36%。
6月份日均上市量比2015年同期的1845头减少21.15%;比2014年同期的1933.33头减少24.76%;比2013年同期的1704.63头减少14.66%;比2012年同期的1382.27头增加5.24%。
新发地市场统计部刘通表示,6月份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仍然是很低的,日均上市量同比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毛猪产能同比下降的幅度。这种现象已经延续了数月。养殖场前期过度的惜售积攒下来的毛猪终归是要进入市场的,他们惜售时,加剧了毛猪供应的紧张形势,使得肉价大幅上涨。但是,他们并没有获利,因为他们的毛猪仍然被留在圈中。等到肉价回落以后,惜售的心理淡化,他们毛猪出栏的时候,已经错过峰值。压栏惜售实际上是在为别人抬轿子,为他人作嫁衣裳。
前期肉价泡沫多 6月价格硬着陆
6月后半月肉价下行的速度加快,导致6月份白条猪的加权平均价明显低于5月份,这种走势,出乎许多名嘴、预言家的意料之外。
刘通指出,老北京有一句俗话:“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怨不得别人。如果价格中没有泡沫、没有虚高的成分,肉价的走势仍然会比较扎实。正是肉价被人为提高,造成基础的垮塌,才有了肉价的硬着陆。
6月后半月肉价的下滑,仅仅是开始,肉价进入下行通道是难以扭转的。可以看出,跌得越狠,就会涨得越高,同样,肉价涨得越高就会跌得越狠。
由于养殖户惜售,毛猪延长了留栏时间,毛猪个体会越长越大,由瘦肉型猪长成肥肉型猪。在进入夏季以后,人们在饮食上会追求清淡,肥肉型猪会被市场所排斥。所以,进入夏季以后,肥肉型毛猪的收购价会低于标猪的收购价,此前留栏时间过长的毛猪会积极寻找出路,惜售的心理会不攻自破。”
另一方面,5月下旬,北京的几家屠宰厂获得部分话语权。随着气温的升高,肥肉出现卖难,大体型的白条批发价明显低于标猪白条,屠宰厂就不愿意收购肥猪了。有的屠宰厂把肥猪,即单重超过140公斤的毛猪视为‘残猪’,每头毛猪的收购价下降100元。
刘通强调,6月下旬毛猪价格下降是被推迟了2、3个月的下降,肉价中的水分会逐渐被挤出;毛猪供应正在由偏紧向宽松过度,尽管一些数据不支持这个转换,一些预言家也不希望看到这个变化,但是市场规律是难以抗衡的;肉价步入下行通道;一些急于“突围”、“扩张”的养殖场,需要冷静地思考后期的发展和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