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玩手机,危害不止一点点

2016-07-11 19:32 今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上厕所玩手机 危害不止一点点

跑厕所再急 也得先拿手机

上厕所似乎特别能激发人的阅读欲望,这不是什么科学研究结果,只是很多人共同的生活体会——不管多“内急”,首先得拿上手机,才能跑厕所。如果上厕所时没带手机,就仿佛少了点什么。实在没得看,只好拿起洗发水、护发素,反复研读背面的说明。而一旦有手机、有WiFi,如厕时间就特别长,不少人没有半小时,不会从厕所里出来!

大学生小陆就表示,自己上厕所必须拿手机:“有时候忘记拿手机,走到厕所门口又想起来,返回去拿手机再上厕所!上厕所时看手机,感觉根本停不下来,常常可以在厕所待几十分钟。”小陆说,其实自己知道这样不好,但习惯已经养成,很难改变。“偶尔没拿手机,我也会像网上说的那样,读洗发水背面的说明,上厕所时间还是很长。直到父母也要上厕所,敲门催我,我才出来。”

上厕所看手机的习惯,不少中老年人也有。50多岁的赵阿姨表示,自己原来就有在厕所看书的习惯,厕所里总是放着几本小说、几份杂志。“现在我也改看手机,刷微信公众号,如厕时间比原来更长了。”

厕所里读点啥 奇闻八卦最受欢迎

那么,所谓厕所读物都有哪些呢?讲述婆媳关系、婚恋矛盾、办公室斗争、民间传说、奇闻趣事等内容的文章特别受欢迎。

微博上有一位知名博主,叫做“我的厕所读物”。这位博主的微博简介上写道:“有一天,你看到我的微博,从此你再也没从马桶上下来。”“我的厕所读物”如今有超过542万名粉丝,足见其受欢迎程度。《男朋友很丑,父母不同意,怎么办啊……》《818我闺蜜的妹妹,这个超极品彪悍的女子!》《我好像租到诡异的房子了,卧室立了一块碑》……这些文章都很有“爆点”,讲述生活中的奇葩事儿,阅读量很大。

上厕所看手机的习惯也捧红了一些“厕所读物”类型的App,这类App专门推送篇幅不长的文章,介绍奇闻趣事、读书观影体会、有趣的冷知识等。还有不少年轻人喜欢在厕所读知识性文章,“知乎日报”“果壳精选”等App特别受欢迎。年纪较长的人则喜欢读微信公众号发的文章,民俗、风水、保健等类文章比较受欢迎。

厕所玩手机 这习惯危害大

然而,上厕所时长时间玩手机,是一种十分常见却非常有害的习惯。

长时间蹲厕所,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长时间“蹲坑”却无有效排便,极易引发痔疮;注意力集中在手机上,容易对“便意”反应迟钝,引发习惯性便秘;长时间保持蹲姿,血液流通不畅,站起来后腿发麻,如果站起来过快,就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的现象,严重的甚至会晕倒。

上厕所玩手机还有另一种“危害”:手机容易掉进厕所,破财!在家还好,可以把手机放在洗手台或马桶水箱上,而很多公共厕所并没有适合放手机的空间。一不小心,手机就会滑落,造成财产损失不说,联系不到家人、同事也很耽误事!

要改变这种坏习惯,需要一定的自制力。上厕所时,尽量不要把手机带进卫生间,或者给手机设定一个闹铃,比如5到10分钟后响铃提示,催促自己赶紧结束如厕。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