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灸”心血管患者慎行

2016-07-08 19:26 南方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三伏天灸”心血管患者慎行

盛夏来临,又到了开展三伏天灸贴敷的时间,各大、小医院都贴出了医讯通知,告诉群众三伏天灸贴敷的具体时间、适应症和注意事项。你适合做“三伏天灸”治疗吗?特别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可以做吗?有哪些注意事项?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黄琳指出,三伏天灸并非人人适合。

首先我们要了解三伏天灸贴敷的治疗机理,“三伏天灸”为冬病夏治方法,为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是在三伏天阳气最旺之时进行穴位贴药,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人体腠理疏松开泄、荣卫通达、便于药物吸收的夏季,采用天灸疗法能扶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起到“缓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主要针对阳虚体质人群,选取肺、脾、肾三脏相应背腧穴,用制附片、细辛、白芥子、巴戟天等温经散寒、助阳理气药物进行穴位敷贴,使药物之性借助三伏天之阳气通过经络腧穴走窜全身,从而疏通全身经气,兴奋人体机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三伏天灸”对于健康人群的保养、亚健康人群的调养以及阳虚证慢性病人治疗均有较好效果。所以只要是辩证为阳虚型或气虚型或肝肾不足的慢性病患者都可以在三伏天用贴敷治疗。

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有患病时间长,年龄较长及体质较弱的特点,若临床上辨证为阳气不足、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等都可以用“三伏天灸”起到强壮身体的效果。中医认为: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与心、脾、肝、肾脏腑关系密切,与先天不足、饮食失节、劳损虚衰和瘀血内阻、肝气不舒等因素有关,多因脏腑功能减退,脾虚不能运化,湿聚为痰,气虚不能推动血脉,血停为瘀,痰瘀互结,损伤心络,发为心系疾病,可取脾俞、胃俞、气海、关元、天枢、足三里等穴位,此组穴位有温中健脾、益气助阳,培元固本的作用,达到强身的作用。

但有些患者不宜进行“三伏天灸”敷贴治疗,如急性发热期;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且疾病发作期;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及皮肤有破损者;中医辩证属阴虚火旺、肝阳上亢、痰湿内藴化热等症型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最好不做以免使皮肤破溃,导致感染难以愈合。

“三伏天灸”治疗期间有些注意事项也要知道,如贴敷当天避免直吹电扇和空调;贴敷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敷贴时间成年人为2~4小时,贴后若出现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疱为正常现象,切勿抓挠,若水疱较大,可用注射器针头将其挑破,外敷消炎药膏,以防感染,小水疱处保持干燥可自行吸收。

总之,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想选择“三伏天灸”治疗,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通讯员 李朝 金小洣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