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热潮难破本土赛事IP盈利困局

2016-07-06 09:14 北京商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中国企业海外体育市场接连出手,让体育产业投资热潮再次达到新高度,但随之也让本就缺乏知名赛事IP的国内体育市场受到冷落。一直以来,缺钱、缺团队、缺体制成为国内赛事IP挥之不去的梦魇,而国内“十赛九难盈利”的现状始终得不到遏制,大量国内体育公司失去原始造血功能,体育产业崛起仍是杯水车薪。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中国资本全球挥金如土并没有让国内赛事IP盈利变得乐观。作为国内知名赛事IP之一,中国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中网”)已举办12年,中网公司董事长吴佩华日前公开表示,中网是除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以下简称“CBA”)及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中超”)外,国内最知名的本土赛事IP,但这一赛事也是通过苦心经营12年才获得盈利的。“回忆起曾经中网在北京光彩网球中心(中网原比赛场地)开赛,主办方只能花钱雇人前来观看比赛,找来的观众中有不少大爷大妈甚至在场地现场边择菜边看比赛。”

与曾经的中网一样,目前国内仍有很多赛事IP在苦苦支撑,看不到盈利之日。有数据显示,我国几乎没有可持续盈利的赛事,这其中包括南美超级德比杯等商业氛围浓厚的赛事IP,同时也包括中国体育产业内非竞赛产业的马拉松赛事,有业内人士透露,去年全国举办的134场马拉松赛事仅有10多场实现最终盈利。

体育赛事IP市场呈现“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局面。国内赛事IP看不到盈利希望,中国企业却在国外体育市场春风得意,包括万达、阿里巴巴、腾讯、苏宁、乐视等在内的多个国内企业纷纷出手,或购买国外赛事IP转播权、或入股国外足球俱乐部、或直接全资收购国外知名赛事IP。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国内赛事IP难破盈利困局,背后的原因很多,其中主因在于国内自主的IP有限,继而引发大量的中国企业在国外高价购买赛事IP,缺乏创立自主赛事IP的积极性。同时,有限的赛事IP在盈利的主要渠道——版权开发上依旧发力,大量自有赛事IP缺乏有效的营销方式增加版权收入,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看来,国内体育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包括版权开发、广告赞助、周边产品开发等商业化运营仍十分薄弱,基于这样的现状来谈盈利还为时尚早。该人士表示,自2014年国务院发布46号文件鼓励发展体育产业后,除巨头布局体育市场外,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也开始涉足创立举办赛事,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热门球类,但这样的赛事初入市场,知名度较低,很难获得较高收入回报,甚至有不少赛事为了获得更多的品牌曝光率要去花钱找电视台做转播,但要知道,成熟的体育赛事IP收入中版权转播权收入占比是最高的,这样的模式下,体育赛事IP盈利属于天方夜谭。

师夷长技以自强

事实上,在国外成熟的体育赛事IP运营上,早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营收渠道,整个产业链条上,可分为以赛事为核心的体育资产、体育媒体、赞助商、体育场馆、体育特许商品、体育营销及经纪公司等几大部分,其中,包括赛事中参与的职业队、球员、赞助商、特许产品、场馆、版权等都有大把的利益可图。

有数据显示,美国四大联盟去年总共盈利260亿美元,其中橄榄球96亿美元、棒球79亿美元、篮球48亿美元、冰球37亿美元。

事实上,参照着欧美等发达国家体育赛事IP的盈利模式,我国发展起步较早、速度快的赛事IP也在加速盈利之中。其中,版权和广告赞助成为各赛事拥有者最先发力的领域。

其中,中网获取收入的主要渠道便是广告赞助,有数据显示,去年中网吸引了12家赞助商加盟,包括首席赞助商1家、钻石赞助商3家、白金赞助商8家,首次实现“1+3+8”顶级赞助商配比,仅在赞助商方面的收入就达到了1.39亿元。而在版权方面,去年9月,体奥动力以五年80亿元的高价将中超赛事版权收入囊中,随后的今年2月,乐视体育以27亿元购买了中超赛事的独家新媒体转播权。体奥动力执行董事李义东表示,体育赛事水平越高,受关注的程度就越高,其商业价值也便越大,其中版权拥有的价值也越大。随着新媒体平台让赛事呈现得更佳多样性、丰富性,球迷的观赛体验更趋于多元化、互动性,中超版权价值会随着中超赛事的提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吴文治孙麒翔

责任编辑:李继业(QF00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