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除了有鱼油,还有鱼肝油,两者不仅名字像、包装像,就连“长”得都很像,经常会有人把它们混淆了。那么,鱼油和鱼肝油有没有区别?应该怎么吃?
鱼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效果明显
“软化血管、降血脂、降血压、抗血栓、健脑促智、抗衰老”等标签,是鱼油产品的“招牌”,很受中老年人的青睐。鱼油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保健作用吗?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营养教研室主任罗冰表示,研究表明,鱼油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明显的效果。鱼油中的EPA能有效地控制人体血脂的浓度,防止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而鱼油中含有的DHA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和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国家规定在婴幼儿的奶粉中都要添加。
罗冰强调,购买不同类型、品牌的鱼油,其中含有的EPA和DHA的含量也不同。由于市面上鱼油的剂量普遍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购买到的鱼油中EPA和DHA的含量越高,性价比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含量越高越好,只有符合自己的需求才是最好的。
鱼油和鱼肝油不是一回事儿
罗冰说,虽然鱼油和鱼肝油只有一字之差,但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鱼油是深海鱼油的简称,主要成分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可以调节血脂、促进婴幼儿大脑神经发育等。而鱼肝油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预防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等,同时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预防佝偻病等。鱼油是属于一种保健品,而鱼肝油有保健量也有治疗量,两者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的差异比较大。
鱼油和鱼肝油混淆服用对健康是不利的。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鱼油一般都是保健剂量,如果把鱼油当成鱼肝油服用了,可能对疾病没什么改善,也不会有严重的副作用。但是EPA和DHA的分子稳定性比较差,如果过量服用鱼油,可能会增加细胞的不稳定性。不过也不必担心,因为可以买到的鱼油剂量都比较低,不太容易吃过量。但是,如果把鱼肝油当成鱼油来服用,并且买到的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比较高,就有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因为维生素A和维生素D都是脂溶性维生素,不像水溶性的维生素,如果摄入过多可以从尿液中排掉,脂溶性维生素一旦长期大量摄入,会在体内累积,容易导致中毒。
直接吃鱼更靠谱
婴幼儿该不该吃鱼肝油要因人而异。罗冰说,母乳是婴幼儿获取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如果产妇明确自己平时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是充足的,可以不必吃。但如果平日里饮食不均衡,摄入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不够,应该适当补充。但是,大部分的维生素D是通过晒太阳在人体中自然合成的,而大部分产妇很少有户外活动,所以很多妇产医院会在婴儿出生之后给开维生素AD制剂,进行适量而不过量的补充,来预防佝偻病、夜盲症及小儿手足抽搐症等维生素A及维生素D的缺乏症。
罗冰认为,从健康角度来说,直接吃鱼要比吃鱼油类产品更好,食补总比药补强。鱼肉中富含优质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是无论从鱼油还是鱼肝油中都不容易获取的。而且当营养元素比较复杂的时候,往往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营养元素更容易被吸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天食用75克~100克的鱼虾,如果达不到每天都吃,一周也要至少吃3次,这样基本可以满足人体对于鱼油的需要。一般情况下,海鱼中的DHA和EPA的含量相对高一些,特别是鲭鱼、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但是,鱼肉中无论是维生素A、维生素D,还是DHA和EPA,含量都比较低,如果需要补充更大的剂量,还是需要额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