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晚间,万科A(000002.SZ,下称“万科”)发布公告称,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万科A股股票将于7月4日开市起复牌。
同时,针对深交所对万科发行股份收购资产预案的问询,万科对预案按照要求进行了修改,主要是补充披露相关细节问题,并未对收购方式、价格、标的物等重大事项进行修改。万科方面表示,将继续收购深圳地铁的资产,同时否决了宝能关于罢免万科董事会的诉求。
万科此前公告显示,其以每股15.88元发行28.72亿股A股股份,以交易价格456.13亿元收购深圳地铁集团持有的前海国际100%股份。如果注资顺利完成后,深圳地铁将成为持股万科20.65%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原第一、第二大股东宝能和华润将因股权被稀释而分别位居其后。
至此,停牌超过半年的万科即将复牌。笔者采访多位券商人士预测,万科复牌预计至少有2个跌停板。以万科H(02202.HK)为例,整个6月中,万科H累计跌幅高达21.27%,振幅接近25%。7月的第一天,万科H股价小幅反弹,收于15.2港元/股。
而万科的股价下跌显然是各个股东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宝能系入股万科,有人认为是希望从财务投资获取利益,股价下跌无疑影响其收益。而对于华润和万科而言也希望可以稳定股价,并使得万科可以平稳过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1日万科还对外发布了上半年业绩公告。万科6月实现销售面积326.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424.0亿元。1-6月份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409.0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900.8亿元,位于房地产公司销售额第一位。
这个“优等生”目前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宝能、华润、安邦、深铁等都可以影响万科的股价以及万科未来的管理层。
而证监会也在关注万科,其在官方微薄发布消息称,一直在关注相关情况。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均应依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行使权利,履行相关义务。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应当依法依规在公司治理框架内妥善解决。各方应着眼长远,把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公司长远发展放在首位。
证监会还称,将持续关注事件的进程,督促系统相关单位按照《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严格要求各方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将依法问责,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影响万科股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重组是否完成,但是万科的重组预案在外界看来也颇有瑕疵。
首先,万科和深铁的合作并未有严格的排他性,而深铁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为这个重组站台发声。而深铁仅仅依靠两块土地就可以控股万科,对于万科现在的股东损失不少。
从深圳地铁注入资产看,这两幅地块是位于深圳前海和福田的两个大型综合体项目,在181万平方米的总建面中,安托山项目有22.8万平方米的住宅,而总建面127.8万平方米的前海枢纽项目则是一个体量巨大的纯商业项目,其中还有超过50万平方米为持有商业物业。
不考虑地铁施工的诸多变数,万科获得的深圳地铁两幅地块最快的交付时间也要三年或更久,这将意味着未来3年项目对万科并没有任何盈利贡献,还会积压大量开发资金。
国内以招商证券为代表的券商认为,15.88元的定价较他们预测的万科每股净资产估值19.85元折价20%左右,折价率低于保利、招商蛇口等同类大市值标的,当然也低于华润的测算。在注资完成后,招商证券预计万科每股净资产估值将增幅4%。
但相比国内处于卖方市场的券商,国际投行对万科每股净资产的估值相对高一些,花旗、德银、摩根大通以及瑞信等几大投行的报告中关于这个估值的预期均价是20.91元,这与华润提出的21元更为接近,折价率也接近24%。
因此,华润对于这个重组是反对的。但若不通过重组,可能万科会更加危险。如果重组失败(目前华润没有更好资产注入方案),除了复牌补跌过后,获利盘还将出逃,万科或将面临高管减持。对于股价和万科的未来发展并不利好。
因此,虽然股价下跌几乎可以肯定,但是关联几方选择妥协的可能性更大。几天前,王石更是喊话媒体认为监管层需要出面进行解决。
事态发生到现在,在笔者看来,宝能几乎没有控股万科可能,而王石留在万科也几乎没有可能。因此,华润重回大股东位置,宝能退出,深铁入股可能将成为几方妥协的结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