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月30日),滴滴出行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知道——华北城市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显示,北京乘客使用滴滴出行,人均等车时间仅为5.6分钟。
报告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华北地区共有3.51亿人次使用打车应用智能出行。其中,北京、太原、天津三地智能出行渗透率居于前列。在华北地区,打车王“花落”北京。滴滴平台大数据显示,北京一位乘客在今年前五个月共完成598单,成为华北地区“乘客之最”,相当于每天打车3.98次。
去年,罗兰贝格发布的《移动互联下的城市综合出行变革》报告显示,北京乘客路边招出租车平均等车时间为11.9分钟,10分钟内打车成功的比例仅占40%。得益于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匹配调度体系及领先的规模优势,在滴滴平台上,北京地区订单在10秒内被接单的比例高达87%。
根据报告,北京乘客人均等车时间为5.6分钟。按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2015年度北京市职工7086元的月平均工资计算,滴滴每天为北京市民节省21.8万小时的等车时间,约合人民币872万元。
“路远,打个车到地铁站”成为公交覆盖不足区域上班族的常态。在滴滴平台上,北京地区每天有27.8万人次的出行来往于地铁和写字楼、商场和住宅之间。其中,10号线太阳宫站、亦庄线同济南路站、亦庄线亦庄桥站、15号线后沙峪站都是打车抵达人数较多的地铁站。北京五环外每天有78万人次智能出行,其中62%的出行起点或终点位于公共交通空白区域。(韩元佳)